头痛粉价格低,效果强,为啥医生却不推荐用?4种药物或会成瘾
头痛粉价格低,效果强,为啥医生却不推荐用?4种药物或会成瘾
药物成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发生在遥远的美国,也悄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从常见的头痛粉到抗抑郁药,一些看似普通的药物可能暗藏风险。据统计,全球有2.84亿人滥用药物,在我国,导致患者成瘾的药物很多是不起眼的常用药物。随着药物成瘾者越来越多,“药圈”就出现了。汇聚在这个圈子的人,都是“瘾君子”。
为了治病却染上药瘾,从抑郁症走向另一个深渊
抑郁症
2021年11月,小超第一次尝试药物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并送医救治。今年是他患上抑郁症的第三年,他尝试过多次自杀和自残,从高中、大学办理了多次退学,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自己对抗抑郁药上瘾了。
小超从小就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中考之后,父母将他送到了美国的一所学校读书。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壁垒、语言不通,让他在学校格格不入,交不到朋友,也没有社交活动,成绩也越来越差,父母也因此责备于他,小超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
最后,小超求着父母让他回国读书才得到了应允,回国之后却进入到了一所军事化管理学校,里面的教学氛围十分严厉,一些老师甚至会打骂学生,这对小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020年,常年争吵父母离婚了,小超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烂摊子一样被抛弃了,母亲酗酒,父亲和早前出轨的小三组建了家庭,这一切都让小超崩溃。
7月,小超去了当地的精神病院,确诊了抑郁症,他也第一次接触了抗抑郁药,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包括精神二类药物,属于管制药物,告诫他要谨慎使用,失眠严重再吃。
当时的小超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和这些药有这么深的羁绊,甚至还期望着能通过药物治疗,自己能走向正常,但是事与愿违。
随着家庭关系的一步步恶化,他的抑郁症病情也慢慢加重,他多次尝试自杀、自残,从高中、大学办理了多次退学,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自己对抗抑郁药上瘾了。
药瘾
2023年1月,小超从学校里退学,常年的病情,让他感觉生活无望,了无生趣,而焦虑时头疼欲裂的感觉更是让他痛苦不堪。但是他发现,大量吃一些特殊的镇静类药物,可以让自己的精神状态更舒服一些。
作为一位患者,小超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特殊的抗抑郁药,一次吃上七八片,超出常规剂量五六倍。超量服药之后,小超感到自己好像恢复了正常,焦虑感消失,大脑飘飘然。
在医学上有一个叫做“耐受性”的概念,当药物作用的靶点不停地受到外来物质刺激时,相同的剂量就达不到一开始吸食的效果。所以一些使用药物的人会强迫自己变换品种或加大药量。要一直获得相同的愉悦度,小超只能不断地加大药量。
但是靠超剂量用药来控制抑郁症,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药物在身体代谢完之后,精神状态很快就恢复到以往,甚至更加痛苦。滥用药物是有副作用的,其中一个就是麻痹及抑制身体,精神上变得更加冷漠,对痛觉的感知下降。所以小超又开始不理智地自残,他觉得疼痛可以掩盖一些痛苦,也能唤醒自己对身体的存在感。
如今小超已经滥用药物超过9个月之久,成瘾性很深,被父母送到了当地的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虽然小超看起来情绪稳定,没有暴力倾向和过激行为,医生将其定为“高风险病人”,他的手腕满是划痕,过往的自杀、自残历史,不得不让医生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没有医疗目的但反复、大量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导致使用者对该药物产生强烈的依赖,强迫自己不断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果,从而引发严重的个人健康、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32%的药瘾者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抑郁症药物上瘾的风险也是常人的3.8倍。药瘾和抑郁症互相危险因素,一些药物上瘾的人常常因为不能连续性使用药物而烦躁、焦虑,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需要服用具有成瘾性的抗抑郁药,也因此更容易染上药瘾。
而在我国,有一个沉痛的现象,那就是滥用药物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指出,在滥用药物的新增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51%,25岁以下的人群则占比15.5%。
别以为只有抗抑郁药才具有成瘾性,在中老年人中,滥用药物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为了止痛吃头痛粉,吃出胃穿孔
70岁的钱阿姨有20多年的偏头痛病史,服用阿咖酚散也有20年了,家里总是一盒一盒地买阿咖酚散,每次头痛,她都会吃上几包,甚至平时没事也会吃上几包。阿咖酚散是很多人止头痛的常用药,主要含有含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等,价格便宜,很多人也都将其称为“头痛散”。
最近这几年,钱阿姨的服用的量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要吃上10包。家人劝她,少吃一点,但是她却说一天不吃,就感觉不舒服,吃少了又没有效果,心情还烦躁。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阿咖酚散依赖综合征。我们平时喝茶、咖啡,接触的咖啡因是非常少量的,但是药物中的咖啡因属于中枢兴奋药,一方面,它能增强药物的解热镇痛作用,另一方面,咖啡因属于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物制剂,长期无节制使用,可能会导致上瘾。
今年6月,钱阿姨的头又开始疼痛不止,她找以前一样,熟练地服用了5包阿咖酚散.服下后不久,钱阿姨肚子忽然剧烈疼痛,让她站都站不都,满头大汗。儿子看到钱阿姨难受的模样,急忙打了120,将钱阿姨送到医院。
经过急诊检查,CT显示钱阿姨患上了“胃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奇怪的是,手术中,医生发现钱阿姨的胃壁竟然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孔,肚子里脓液到处流。
手术后医生了解到钱阿姨有长期使用阿咖酚散止痛的行为,严肃的批评了这一行为。阿咖酚散中的阿司匹林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粘膜,而且还可促进炎性介质的释放,阻碍受损胃黏膜的修复,所以滥用阿咖酚散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为了治病,却染上药瘾的悲剧,之所以这么常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瘾药物的普遍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4类常用药物,是具有成瘾性的。平时服用时,务必有所警惕。
这些药物请谨慎使用,滥用或可上瘾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器官来发挥治疗作用的,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对药物的依赖,还会逐渐产生耐受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增加药物的剂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深。
一般来说,同一种药物不宜连续使用超过4周,如果需要继续服用,也需要咨询医生。
解热止痛药
解热止痛药包含的成分如苯巴比妥和咖啡因等容易使人产生药物依赖,连续使用两周就可能引发成瘾。一旦停药,人们可能会感到萎靡不振、身体不适、疲惫无力,甚至无法进行正常活动。而且滥用解热止痛药还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溃疡,一项纳入1.3万人调查显示,70%的人由于疼痛而乱用止痛药,结果出现了胃肠道副作用,比如胃穿孔、胃溃疡。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医生建议用药不要连续超过5天。
麻醉性镇痛药
以阿片类中枢镇痛药为代表,因为含有吗啡以及类似物,具有成瘾性,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药物。具有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滥用停药之后,容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强迫性觅食。
通常情况下,此类药物的使用,只有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医生才能开具处方。
止咳药
不是所有的止咳药都会成瘾,具有成瘾性的止咳药含有可待因、吗啡的类似成分,可待因和吗啡,这两样东西其实都是从罂粟壳里提取出来的,可想而知,滥用会导致上瘾,还可能产生极度嗜睡、意识混乱、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值得警惕的是,此类药物,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禁用,连续使用7天以上或者大剂量即可成瘾。
为什么这些药会导致人上瘾,医生还要给病人开?
病人使用药物导致成瘾,很大的原因其实没有遵医嘱,比如私自增加用药剂量、频繁服用。一般来说,这些药物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大部分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常规剂量是不足以上瘾的。
在世界上,药物上瘾的人数已经接近三亿,滥用药物会给心理和生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身体健康,无论是何种药物,都建议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切勿随意增加剂量、改变疗程。
面对药物成瘾,我们该如何应对?
- 严格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 定期复诊:定期回医院复查,让医生评估病情和药物效果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药物依赖迹象,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减少药物依赖
- 心理支持:药物成瘾往往伴随心理问题,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