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崖地貌:25种色彩成就中国最大丹崖奇观
张掖丹崖地貌:25种色彩成就中国最大丹崖奇观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张掖的自然美景。张掖丹崖地貌,作为中国丹崖地貌发育最大、最好的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丹崖地貌之一。这里的红色岩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颜色,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画。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张掖丹崖地貌已成为甘肃的网红打卡圣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黄昏,这里的美景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地理位置与形成原因
张掖丹崖地貌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境内,地处祁连山北麓,平均海拔1850米。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为丹崖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丹崖地貌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1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当时,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湖盆,沉积了大量富含铁质和钙质的砂砾岩。经过数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区域的地壳抬升,形成了巨大的红色砂砾岩层。随后,在风化、侵蚀、冰川作用等自然力量的雕琢下,这些岩层逐渐塑造出如今我们所见的丹崖奇观。
独特的景观特色
张掖丹崖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崖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总面积达536平方公里,包括七彩丹崖和冰沟丹崖两大景区。其中,七彩丹崖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冰沟丹崖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七彩丹崖景区内有七彩云海、七彩仙缘、七彩锦绣、七彩虹霞等7处观景台,每处都有其独特的景观特色。登上观景台,可以看到形似睡美人、大扇贝、灵猴观海、众僧拜佛、小布达拉宫、刀山火海、流云带等惟妙惟肖的景观。岩层交错明晰,造型奇特壮观,色彩交相辉映,进入其中就如同走入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
色彩的多样奇特是碎屑岩沉积物形成时沉积环境下氧化-还原程度以及气候频繁变化的真实反应。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钙、铁离子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层颜色的变化,尤其是铁离子。有专家使用梦塞尔土壤比色卡做过试验,测出丹崖地貌的颜色可达25种之多。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发现,丹崖地貌颜色与二价铁和三价铁的含量息息相关:当地层中的三价铁含量较大时,是处于气候较干旱的氧化环境,地层颜色以紫红、砖红为主;当地层中二价铁含量较大时,是处于气候潮湿的还原环境,地层颜色以白色、黑色为主;当地层中二价铁含量较大,且三价铁和二价铁比值由高逐渐变低时,地层颜色逐渐由红色向灰绿、黄灰、蓝灰过渡,直至黑色或白色。由此可见,气候炎热干旱与潮湿频繁交替而呈现出如此彩虹般的地层。
旅游价值与网红效应
张掖丹崖地貌的壮美景色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成为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其中,“麻子面馆”就是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拍摄地,虽然现在面馆已很沧桑了,但它让人们知道了这个奇特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张掖丹崖地貌已成为甘肃的网红打卡圣地。据统计,仅在国庆假期,张掖丹崖地貌所在的平远县就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1.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57.24%。在其中,平远独特的丹崖地貌资源功不可没,引领当地文旅产业走出一条“破圈”之路。
游玩攻略
最佳游玩时间
张掖丹崖地貌四季皆宜游览,但雨后晴天是最佳观赏时期,因为此时色彩会更加明亮鲜艳。景区开放时间根据季节调整,一般为5:30-19:00。
交通方式
景区距离张掖市区约40公里,建议直接拼车或包车前往,也可以选择自驾车。景区内提供观光车服务,方便游客在各观景台之间移动。
观景台选择
七彩丹崖景区有4个主要观景台,建议按照以下顺序游览:
七彩仙缘台(2号观景台):是景区的第一个观景台,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丹崖全景。这里有多个观景点,都建在陡峭的山脊之上,各观景点之间距离适中,还有直升机体验项目。
七彩云海台(1号观景台):是4个观景台中最大的一个,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当太阳升起,光芒照耀云海,景色绚丽多彩。
七彩锦绣台(5号观景台):是张艺谋拍摄《三枪拍案惊奇》的取景地之一。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直接前往4号观景台。
七彩虹霞台(4号观景台):是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也是游客最多的观景台。这里还可以体验滑翔机和热气球项目。
实用贴士
- 做好防晒措施,景区内阳光强烈,无处可躲。
- 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需要爬山登高。
- 自带矿泉水,景区内爬观景台会比较耗体力。
- 景区内禁止使用无人机航拍,注意保护景区环境。
- 每个观景台都有卫生间,使用方便。
张掖丹崖地貌,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雕琢的杰作,是天地间最绚烂的调色盘。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的追随者,这里都能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和心灵震撼。来张掖丹崖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