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研究:酪胺提升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1: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研究:酪胺提升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豆腐等富含酪胺的食物可能提升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药食同源”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01

研究背景:乳腺癌治疗的新突破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即“腔面型”)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65-70%。这类乳腺癌通常以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然而,约30-40%的患者面临内分泌治疗耐药和高复发转移风险的挑战,亟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腔面型”乳腺癌中的应用却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观点认为,“腔面型”乳腺癌是免疫状态相对较“冷”的肿瘤,对免疫治疗不敏感。因此,如何提高这类乳腺癌对免疫治疗的响应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02

酪胺:让免疫治疗“由冷转热”的关键

余科达教授团队基于中国乳腺癌基因组图谱(CBCGA)队列,深入研究了“腔面型”乳腺癌的免疫微环境特征。研究发现,这类乳腺癌主要包含两个免疫亚组:免疫“热”型和免疫“冷”型。其中,免疫“冷”型因免疫细胞浸润低、基质细胞浸润高,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

进一步研究揭示,基因MAP3K1的体系突变在免疫“冷”亚群中显著富集。该突变导致编码蛋白丧失与TAP1/2 mRNAs竞争性结合DDX17的能力,从而促进了TAP1/2 mRNAs的降解,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表面MHC-I分子表达下调,引发免疫逃逸。

针对这一发现,研究团队筛选并验证了微生物代谢物酪胺的作用。酪胺能够有效逆转MHC-I分子表达下调的现象,并在体内外实验中显著提高了MAP3K1突变肿瘤对免疫治疗的疗效。临床前数据显示,酪胺可使免疫“冷”型“腔面型”乳腺癌对传统免疫治疗的有效率提升近1倍。

03

“药食同源”的科学佐证

酪胺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多种食物中的生物胺,尤其在发酵或陈年处理的食物中含量较高,如豆腐、奶酪等。这一发现不仅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药食同源”的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食同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许多食物与药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功效。这一理念在《黄帝内经太素》等古代医籍中已有记载,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不断得到印证。余科达教授表示,虽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但这一发现为“药食同源”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04

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

这一突破性研究为“腔面型”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补充富含酪胺的食物,如豆腐、奶酪等,可能有助于重塑乳腺癌的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然而,研究团队也指出,这一发现仍需通过更广泛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发现有望改变“腔面型”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这也为进一步探索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干预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潜力,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在解决复杂医学问题中的重要性。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看到这一发现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