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南食用癞蛤蟆中毒事件再敲警钟:1死2伤,食用野生蟾蜍风险极高且违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4: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南食用癞蛤蟆中毒事件再敲警钟:1死2伤,食用野生蟾蜍风险极高且违法

2024年10月13日晚,海南文昌市文城镇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中毒事件。张某奋等3人在一家饭店食用自己捕捉的蟾蜍后,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他们被紧急送往文昌市人民医院抢救,但其中1人不幸身亡,另外2人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食用癞蛤蟆(蟾蜍)存在极大风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蟾蜍体内含有剧毒的蟾蜍毒素,这种毒素主要存在于蟾蜍的皮肤、腮腺和卵巢中,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难以完全消除。一旦误食,轻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则可能导致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事实上,这样的悲剧并非首次发生。2018年,广东省就曾发生一起家庭聚餐食用蟾蜍导致5人中毒、1人死亡的案例。2023年,惠州一名儿童在玩耍时食用了烤蟾蜍,结果导致中毒。这些惨痛的教训无不说明,食用癞蛤蟆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癞蛤蟆不仅是危险的食材,还是受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野生蟾蜍属于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食用或非法购买、生产、经营使用蟾蜍及其制品的,将面临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关闭违法经营场所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承担刑事责任。

具体来说,个人食用或为食用非法购买蟾蜍及其制品的,将被处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而饭店等经营场所如果销售蟾蜍相关菜品,将面临违法所得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并可能被责令关闭违法经营场所。这些严厉的处罚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

尽管如此,仍有人对食用癞蛤蟆的危害和违法性认识不足。在一些地区,癞蛤蟆被视为“野味”,甚至有人认为去除皮和内脏后就没有毒性。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蟾蜍的毒性成分不仅存在于腮腺和皮肤腺,还可能存在于肌肉、肢爪、肝脏、卵巢中,一般烹调方法无法破坏其活性。因此,即使是经过处理的蟾蜍肉,也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用癞蛤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还是违法行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应该坚决远离这种危险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