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有何新进展?| ERA 2024
高血压管理有何新进展?| ERA 2024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尤其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在第61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上,专家们分享了高血压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代盐的使用成为关注焦点。
高血压的管理在全球仍然面临挑战。近30年来,中低收入地区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约90%,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患病人数从1958年不足3000万增长到了近3亿。当前,我国高血压管理面临两个方面的重要挑战:一是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高血压发病明显年轻化;二是高血压控制率亟待提高和改善。因此,基于目前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现状,有必要提出并践行新的高血压管理理念[1,2]。
第61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ERA 2024)于2024年5月23~2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大会围绕多个主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旨在传递肾脏领域相关主题的最新进展,其中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Paul Elliott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Tine Willum Hansen教授分别围绕高血压管理的新进展做了精彩分享。
代盐与高血压结局
Paul Elliott教授在汇报中指出,钠与血压呈正相关,钾与血压呈负相关,其次通过动物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对代盐与高血压的结局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动物研究发现,较低的钠摄入量与较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相关(P<0.001)。随后,评估了在人体中钠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一项纳入32个国家、52个中心的10 074例2059岁受试者的INTERSALT研究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随着24小时尿钠排泄量的增加而升高,即高钠摄入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每日食盐量增加56 g,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升高 3~6 mmHg、0.1~2.5 mmHg(1 mmHg=0.1333 kPa)。
虽然,早期的研究证实了钠含量降低和钾含量升高的代盐可以降低血压,但它们对心血管和安全结果的影响尚不确定。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Salt Substitute and Stroke Study,SSaSS研究)在我国20 995例高血压患者中评估了代盐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主要终点是卒中,次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安全结局是临床高钾血症。
SSaSS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安慰剂组,代盐能显著降低14%的卒中风险和13%的MACE风险,P均<0.01(图1),且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相似。结果表明,在有卒中病史或60岁或以上且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盐替代品的卒中、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都低于普通盐。然而,Paul Elliott教授认为SSaSS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地域的单一性、未进行血钾测定,只有临床高钾血症以及未进行肾功能检测等等。
图1:SSaSS研究结果
总结
高血压管理是一个全球性挑战,特别是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最新研究显示,代盐的使用可能成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