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商代最大青铜器后母戊方鼎,与后母辛方鼎同现殷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5: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商代最大青铜器后母戊方鼎,与后母辛方鼎同现殷墟

殷墟出土的青铜方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其中后母辛方鼎和后母戊方鼎尤为著名。这两件国宝不仅展示了商朝精湛的铸造技艺,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祭祀文化。

01

后母辛方鼎:妇好墓中的瑰宝

1976年,考古学家郑振香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的岗地上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墓。这座墓葬的发现纯属意外,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小屯村西北的高地被列入平整对象。郑振香得知消息后,立即与村干部联系,要求先进行钻探。经过连续几天的艰苦工作,终于在距地表7米深处发现了一个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一对精美的铜方鼎。

这对铜方鼎大小和样式完全一样,每件重达117.5公斤,是商代难得一见的大型重器。鼎口下内壁铸有铭文“司母辛”三字,辛是妇好死后的庙号。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可能是商王祖甲的生母,司母辛鼎是她作为王后和母亲的见证。鼎身装饰着精美的兽面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充分展现了商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02

后母戊方鼎:商代青铜器之最

后母戊方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这件巨大的方鼎于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方鼎的铸造工艺极为复杂,采用了陶范法,即用陶制模具进行浇铸。鼎身和鼎足一次浇铸成型,四个鼎足是空心的,这种设计避免了器身与器足因不同膨胀系数可能造成的扭断。鼎的合金比例也非常讲究,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鼎的纹饰精美,整器以云雷纹为地,器耳外侧饰浮雕式鱼纹,双耳正面饰浮雕式双虎噬人首纹,腹部四面饰有夔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鼎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这些纹饰不仅展示了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文化的盛行。

03

两件方鼎的历史意义

后母辛方鼎和后母戊方鼎虽然在尺寸和重量上有很大差异,但都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仅展示了商朝精湛的铸造技艺,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祭祀文化。两件方鼎的出土,为研究商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