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癌症负担加重,2050年病例将增77%,年轻群体增速最快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1: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癌症负担加重,2050年病例将增77%,年轻群体增速最快

全球癌症负担正在快速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50岁以下人群患癌人数激增,这一趋势与多个危险因素有关。

全球癌症负担激增

癌症,这种令大部分人恐惧的疾病,是很多人眼中的“绝症”。目前全球癌症负担正在快速增加。

2024年11月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36种癌症,结果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与2022年相比,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癌症死亡人数将飙升90%。

具体而言,到2050年,男性癌症病例的增幅和死亡人数的增幅预计将高于女性,而女性的癌症病例和死亡率预计将分别增加68.5%和85.2%。

2024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也预测了未来癌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970万癌症死亡,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将超过3500万例,与2022年相比,将激增77%。

报告指出,未来可能有几个因素加剧病例激增,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增长、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吸烟和饮酒、肥胖。

50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

2023年在《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癌症逐渐年轻化,过去30年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研究估计,到2030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及相关死亡人数仍将继续走高。到2030年,全球早发癌症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将分别增加31%和21%,其中40岁至50岁人群风险最大。

研究人员认为,与50岁以下人群常见癌症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红肉和盐、低水果和牛奶的饮食、饮酒和吸烟、缺乏身体活动、肥胖和高血糖。

6个主要原因

  1. 红肉及加工肉类吃得太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因此,可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1. 食物吃得太咸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

2022年《食品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1. 水果蔬菜不够

长期慢性炎症在体内会引发癌症,防癌抗炎要保持足够的水果和蔬菜。2023年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1. 平时喜好酒烟

烟酒可以称之为癌症“催化剂”。一口烟、一口酒导致多类型癌症甚至多种疾病,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无论烟还是酒,最安全的剂量都是“0”!因此,想要避免癌症的发生,一定要做到戒烟戒酒。

  1.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体活动则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2021年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1. 肥胖有大肚子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食道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脑膜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

尤其是胖在肚子更危险!2021年刊发在《BMC医学》上一项研究发现,“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癌症的八大预警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八大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征兆的参考,包括:

  • 可触及的结节和肿块,包括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 疣(赘瘤)或色素痣发生异常变化
  • 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 持续性不明原因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 月经不正常,月经出血量多,或绝经后异常出血
  • 鼻、耳、膀胱或胃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 持续无法愈合的伤口,持续不消的肿胀
  •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

如果发现身体有以上(包括但不限于)异常表现,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强烈建议适龄和高危人群主动做定期的肿瘤筛查体检,早发现、早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很多癌症是可以争取治愈的,不必谈癌色变。

本文原文来自健康时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