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推匹克球运动,科学证实助益中老年身心健康
国家力推匹克球运动,科学证实助益中老年身心健康
近年来,一项结合了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特点的运动——匹克球,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走红,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匹克球不仅是一项身体锻炼,更成为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匹克球运动之所以广受欢迎,得益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多重益处。首先,匹克球是一项理想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其次,它有助于提高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对预防老年痴呆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匹克球对关节的冲击较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项运动具有良好的社交属性,能够帮助参与者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强社会归属感。
研究表明,匹克球运动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运动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制定策略、预测对手动作并快速做出决策,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增强认知功能,提升大脑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同时,匹克球运动中的社交互动能够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情绪提升剂,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这些心理益处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仅能够改善情绪状态,还能降低抑郁症的风险。
以北京“常青藤”匹克球俱乐部为例,该俱乐部会员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俱乐部负责人周蓓表示,一些年近70岁的会员通过参与匹克球运动重新找回了信心和活力。这充分说明,匹克球不仅能够提升身体健康,还能显著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研究显示,治疗焦虑和抑郁能够显著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住院和急诊次数。具体数据显示,仅心理治疗可降低48%的死亡风险,仅抗抑郁药可降低30%,而两者结合则可降低64%。这一发现强调了心理健康干预在整体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也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小球中心”)于2023年11月牵头成立了中国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推动了这项运动的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发展。2024年,小球中心相继出台了多项管理文件,包括《匹克球竞赛规则2024版(试行)》《匹克球教练员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版)》等,为匹克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社会对匹克球运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潜在市场需求巨大。据统计,国内生产匹克球相关产品的企业约有300家,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虽然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但随着普及速度的加快,中国匹克球装备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在20%至25%之间。
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匹克球在国内的普及尚有较大空间。一些地区出现了参与人群不足以支撑场地运营、场地短缺满足不了运动需求等供需错位现象。对此,中国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新建或改造匹克球场馆,力争在每个省(区、市)的重点城市建设一定数量的匹克球场馆,并探索在公园、广场和社区中配套建设匹克球设施,以场地建设带动人群参与,促进项目均衡发展。
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将推动匹克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全产业链条。小球中心副主任、中国匹克球运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赟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在匹克球器材生产上的优势,实现匹克球与旅游、文化、教育和媒体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