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ature最新研究: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脂肪肝,专家详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5: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ature最新研究: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脂肪肝,专家详解

脂肪肝是常见的都市病之一,但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每天摄入特定食物,可以在12周内改善病情。

一类食物可逆转脂肪肝 研究揭12周见效

不论胖瘦都有可能患脂肪肝?家庭医生谢宜庭在Facebook专页“好日子诊所”发文指出,脂肪肝引起的肝脏发炎情况,不仅出现在肥胖人士身上,四肢纤瘦但内脏脂肪高的人士也有患病风险。

吃什么有助于改善/逆转脂肪肝?

今年3月,国际期刊《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每日摄入100毫克大豆异黄酮,可在12周内降低肝炎指数(ALT、AST),有效改善脂肪肝。

大豆异黄酮3大功效 有助改善脂肪肝

  • 抗氧化作用: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特性,减少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 调节脂质代谢:大豆异黄酮能够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堆积,进而减少脂肪在肝脏造成的发炎。
  •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阻抗是脂肪肝炎常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预防脂肪性肝炎。

谢宜庭医生表示,豆腐及豆浆等黄豆制品富含大量大豆异黄酮。虽然研究的受试者是直接摄入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但日常只需早上喝一杯无糖豆浆,晚上吃一盒板豆腐,身体就可摄取到足量的大豆异黄酮和优质蛋白,更能帮助减重者在变健康的路上事半功倍。

本港约100万人患脂肪肝 脂肪肝有何常见症状?

脂肪肝是常见的都市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肝臟護理中心曾于2008年至2010年间进行了一项全民肝臟健康普查研究,发现在922位市民当中,有264位(28.6%)是脂肪肝患者,并由此推算有逾100万人已患脂肪肝,其中超过4万人的肝脏已出现严重纤维化或肝硬化。

据香港卫生署资料,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肝脏疾病,由肝脏细胞积聚过多脂肪,导致肝臟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等,而积聚脂肪的成因与饮酒或其他继发性因素无关。

脂肪肝6大症状+诊断方法:

据香港卫生署资料,脂肪肝有6大常见症状,包括: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右上腹不适、疲劳,如果病情严重时更可能導致肝脏发大

要准确诊断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检查,例如超声波、电脑扫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如何预防脂肪肝?体重腰围水平应多少?

香港卫生署建议,要维持肝脏健康及减低患上脂肪肝的风险,应注意以下6点:

预防脂肪肝6大贴士

  1. 维持体重和腰围适中
  • 香港华裔成年人的体重指标应介乎18.5和22.9公斤/平方米之间。
  • 不论体重指标多少,男性腰围应保持在90厘米(约36英寸)以下;女性腰围则应保持在80厘米(约32英寸)以下。
  • 对过重和肥胖的人士而言,减少体重有助减少脂肪在肝脏积聚。一项系统性回顧指出将体重降低4%至14%可减少肝脏脂肪。
  1. 保持均衡饮食
  • 每日进食最少5份含丰富抗氧化剂的水果及蔬菜和适量含丰富奥米加3脂肪酸的鱼类。
  • 避免进食高油、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 研究亦发现高蔗糖或果糖的膳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应避免饮用含大量蔗糖或果糖的汽水和其他含糖饮料。
  1. 多进行体能活动
  • 恆常体能活动可减低新陈代谢风险和减少肝脏脂肪,从而减低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亦有助减缓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人士的病情。
  • 成年人每星期应进行最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能活动(例如快步行、慢速游泳或悠閒地踏单车)。
  • 或 75分钟剧烈强度的体能活动(例如缓步跑、 快速游泳或剧烈地踏单车)或相等的活动量。
  • 儿童及青少年应每日累积最少60分钟中等至剧烈强度的体能活动。
  1. 避免饮酒
  • 肝脏作为分解酒精的主要器官,特别容易受到酒精代谢的影响。
  • 按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没有显著的饮酒习惯。 然而,过量饮酒可导致肝脏肥大,逾 90%酗酒的人士患有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1. 不吸烟
  • 吸烟会加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演变,部分原因是由於吸烟影响胰岛素抗阻。
  • 吸烟连同过重和肥胖,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 产生协同效应。
  1. 维持适中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
  • 建议健康的成年人应将收缩压维持在低于120毫米水银柱及舒张压低于80毫米水银柱。
  • 空腹血糖低于每公升5.6毫摩尔,及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每公升5.2毫摩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