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熬夜族:从改变睡前习惯开始
告别熬夜族:从改变睡前习惯开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你是否发现,每晚躺在床上,本该是放松休息的时刻,却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刷着刷着就到了深夜?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睡前玩手机,究竟有多伤身?
据央视最新节目中的眼科医生介绍,关灯看手机对眼睛非常不利,会损害分泌泪液的细胞,易出现眼睛干、疲劳等症状。临床上,很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就是由于关灯看手机且时间很长诱发的。
除了对眼睛造成伤害之外,睡前玩手机还会导致睡眠情况直线下降,长时间下来会导致整个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据此前美国一家睡眠评估平台对2000余人进行的睡眠数据调查数据显示,78%的受试者有报复性睡眠拖延症,玩完手机后的平均入睡时间需要1小时。报复性睡眠拖延症是指拖延睡眠去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表明受试者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性非常差。
该研究最后发现,感光视神经细胞只要受到蓝光刺激约8分钟,就能让身体持续兴奋,时间大于1小时,导致生物钟紊乱。因此,睡前过度使用手机,会使人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迟、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什么在床上玩手机更糟糕?
新西兰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影响睡眠的不是睡前使用手机本身,而是在床上使用手机。研究团队对79名11至14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尽管几乎所有孩子在睡前都使用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但这并未显著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然而,当孩子们在床上继续使用智能设备时,他们的入睡时间会延迟约30分钟,导致总睡眠时间减少。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睡前是否使用手机,而在于是否在床上使用。躺在床上玩手机,会模糊睡眠和清醒的界限,让大脑难以区分休息和活动的状态,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这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部时钟,使入睡和醒来变得更加容易。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遮光窗帘,关闭电子设备的指示灯,避免任何光源干扰。床垫和枕头的选择也很重要,确保它们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度。
睡前放松活动: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改做其他放松活动,比如阅读或冥想。可以尝试温水泡澡、轻松瑜伽或冥想,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在睡前1小时内进食,特别是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尝试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它富含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激素的产生。
适度运动:白天多运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睡前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心理调适:尝试感恩冥想或正念冥想,帮助自己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紧张感。专注于呼吸,感受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逐渐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
一个温暖的小故事
有人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睡前习惯:每天临睡前,花几分钟感谢当天发生的好事和接触过的人。这种正面思考不仅让人感到温暖,还能有效放松身心。正如她所说:“在感恩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体微微发热,手脚温暖,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像泡在一汪温热的泉水里,特别放松和舒展。”
从今晚开始,改变你的睡眠
改善睡眠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从今晚开始,逐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相信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仅睡得更好,连气色都会变得超棒!让我们一起努力,告别熬夜族,拥抱高质量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