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控策略,你真的了解吗?
糖尿病防控策略,你真的了解吗?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实施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政策引领:九大核心措施构建防控体系
该方案提出了九大核心措施,涵盖危险因素控制、防治体系建设、筛查干预、诊疗能力提升、健康管理规范、中西医结合、综合监测、医疗保障和科技攻关等多个方面。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控制率、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在政策引领下,各地积极响应并创新实践。例如,“健康中国——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能力提升项目”已在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累计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近百万人次。该项目通过发布糖尿病健康科普系列海报,聚焦“早筛查、早诊断、早重视、早治疗、早达标”五大主题,助力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
社会参与:多方联动构建防控网络
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在糖尿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糖尿病协会通过开展“远离糖尿校园行动”,制作健康生活手冊、教育资料展板、互动游戏等,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等学术机构则为相关项目提供专业支持,推动糖尿病防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公众教育:提升健康素养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控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例如,增加苹果、蓝莓、葡萄等水果的摄入,可降低26%的患病风险;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覆盆子,能减少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值;适量补充姜、姜黄、肉桂、蜂蜜、辅酶CoQ10、鱼油和维生素D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代谢。
成功案例:从个体实践到经验推广
年轻患者通过饮食调整成功停药的案例,为糖尿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一位26岁男性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食用改善胰岛素抗性食品,逐步减少药物用量,最终成功停药。这一案例表明,科学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此外,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的成功经验,也为并发症管理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合理补充维生素D等辅助物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降低骨折风险,从而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糖尿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国家政策、加强社会参与、普及健康教育和推广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减轻疾病负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