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剪纸到拼图:紫水街道手工项目点亮老人生活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7: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剪纸到拼图:紫水街道手工项目点亮老人生活

“幸福夕阳,银铃巧手”老年人手工制作小组

小组背景

2023年上半年,紫水街道社工站社工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调研问卷,发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较为单一,52%的老人选择利用收音机和观看电视来打发时间。虽然老年人空余时间较多,但是老年人退休以后就很少走出家门参加活动,也很少和社区的其他老人一起交流娱乐,他们大多的时间都呆在家里。交际圈只局限在家人朋辈,心理上的压抑,使得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开始随之退化病变。大多数老年人希望有平台展示自我,有参与社区活动的需求。基于以上现实问题的研究了解,紫水街道社工站社工策划了老年人手工制作小组,希望通过活动中各项游戏环节及分享环节的设计提高老人的自我认同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晚年生活。

小组基本信息

  • 小组名称:“幸福夕阳,银铃巧手”老年人手工制作小组
  • 小组时间:2023年 8月 23日 - 2023年 9月30日
  • 小组对象:辖区内70—85周岁的老人
  • 小组规模:12名
  • 小组性质:老年人手工制作小组

分析预估

服务需求分析

  1. 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手工制作小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让他们从单调的收音机、电视观看中走出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2. 增强老年人的社交互动
    通过小组活动,老年人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流、互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打破孤独感。

  3. 提升老年人的自我认同感
    通过手工制作,老年人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4.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抑
    手工制作小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抑,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5. 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手工制作,老年人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升手指的灵活度,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身体机能退化。

  6. 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
    手工制作小组为老年人提供了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小组目标

总目标

通过本次小组活动中各项游戏环节及分享环节的设计改善消极情绪,促进同辈支持,提高老人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

  1. 通过组员的参与,促进组员间的相互认识与沟通。
  2. 让100%的组员能够通过小组中各项环节的参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减少孤独感。

小组理论内容及运用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引导组员分享交流,提升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构建良好的朋辈体系,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既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与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

小组计划

第一节(一见如故)

  • 本节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建立了基本信任与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小组契约。
  • 时间:目标内容及具体操作方式所需物资负责人员
  • 10分钟:社工通过自我介绍以及介绍本节活动内容社工先组织组员签到(不会写字的老年人可以由组员由社工代签),然后社工进行自我介绍、简单讲解小组活动以及本节主要内容手击鼓、绣花、卡纸、彩色记号笔扶遥 易颖
  • 25分钟:通过破冰游戏使组员之前相互认识,促进组员相互了解。破冰游戏(“击掌传花”游戏:参与者围坐成一个圆圈,当社工击鼓时,绣花开始在组员手中传递,当鼓声停止时,绣花传递到谁手上,谁就作为“幸运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完后,绣花就从当前“幸运者”重新传递。
  • 10分钟:使组员建立小组契约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小组纪律,制定小组契约
  • 15分钟:回顾本节内容总结本节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并约定下次小组时间,合影留念

第二节(剪出精彩)

  • 本节目标:使大家获得幸福感,改善邻里关系,营造和睦的氛围 ,同时体验手工的乐趣,接触新鲜事物,拓展社交圈,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 10分钟:回顾上节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社工组织组员签到,回顾上节小组契约。签到表、剪纸、剪刀、相框扶遥 易颖
  • 20分钟:使组员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社工简要介绍剪纸知识,涉及剪纸的起源、剪纸的工具及方法等。请组员使用自己手中的红纸和安全剪刀,跟随社工的步骤进行简易窗花的剪纸
  • 20分钟:社工帮助组员装裱剪纸成品,最后组员展示作品。
  • 10分钟:回顾本节内容社工总结本节小组活动内容,并约定下次活动时间,合影留念

第三节(种出快乐)

  • 本节目标: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10分钟:回顾上节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社工组织组员签到,回顾上节小组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签到表、陶罐、多肉植物、吸水纸、泥土等材料扶遥 易颖
  • 10分钟:增加组员手脑协调性,活跃现场气氛。社工带领组员学习手指操。
  • 30分钟: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分享,梳理不良情绪社工分发分发陶罐、多肉植物、吸水纸、泥土等材料,给长者介绍多肉植物,组员按照社工所讲述的操作步骤,自己动手制作多肉植物。
  • 10分钟:回顾本节内容老人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合影留念。

第四节(拼出幸福)(2020年8月8日9:00-10:00)

  • 本节目标:为了使社区老年人热情不减、互通友谊、交流感情。同时让老年人在轻松、有趣的手工制作过程中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
  • 10分钟:回顾上节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社工组织组员签到,回顾上节小组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签到表、马赛克杯垫的制作包扶遥 易颖
  • 20分钟:使组员们了解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社工向老人们详细介绍马赛克杯垫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注意事项。
  • 20分钟:丰富组员的晚年生活社工引导组员根据自己想法或者相互讨论研究,把马赛克片黏贴到木质托盘上。
  • 10分钟:回顾本节内容老人们展示充满生机的作品,社工总结本节小组活动内容,并合影留念

第五节(快乐离别)

  • 本节目标:社工进行本次小组内容回顾和总结,鼓励组员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 10分钟:回顾上节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社工组织组员签到,回顾上节小组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签到表、满意度调查表、套圈、活动道具扶遥 易颖
  • 20分钟:活跃现场气氛社工先介绍套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然后组织组员们参加活动。
  • 30分钟:希望组员在日后多参加活动,开心度过晚年生活。社工进行本次小组内容回顾和总结,鼓励组员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最后合影留恋。

小组过程

小组服务过程

第一节:建立小组契约。社会工作者进行自我介绍,为组员讲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及本场活动的主要内容。首先通过热身游戏来活跃小组气氛,消除陌生感,接下来进行自我介绍让组员之间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组员共同为小组契约的制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节:社工带领老人们做击鼓传花的游戏,输掉的老人需要进行自我介绍,或者是表演节目,本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活跃气氛,让老人们打破僵局,互相认识,便于后面活动的互动和交流,也是为了老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活动的气氛。

第三节:剪纸手工制作。在剪纸的过程中,部分老人由于记忆和身体的原因,无法独立完成剪纸的活动环节,需要社工一对一 手把手的进行教学和辅助,社工也借此机会跟老人拉近了距离。获得了跟老人更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老人目前的身心状态。

第四节:拼图手工。社工通过组织引导老人们做手工,拼图,来锻炼老年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帮助老人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通过活动的方式,鼓励老人动手又动脑,帮助老人树立良好的意识,不容易陷入发呆的状态,可以更好的刺激老人走出自己的世界,在剪纸和拼图的过程中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就感。

第五节:回顾告别:在通过前几轮的游戏环节的手工和互动环节之后,老人们之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熟悉感,从一开始的毫无交流,在活动进入尾声时,老人们对一起参加活动的老伙伴们产生了强烈的不舍,活动帮助老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和默契感,初步建立了友谊,也让部分老人逐渐敞开了心扉,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精神上得到了安慰。

小组发展状况

小组初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一节)

在小组初期,组员之间比较陌生社工带领老人们做击鼓传花的游戏,输掉的老人需要进行自我介绍,或者是表演节目,本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活跃气氛,让老人们打破僵局,互相认识,便于后面活动的互动和交流,也是为了老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活动的气氛。破冰,打破僵局,引导老人了解游戏,参与游戏。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建立小组契约。

小组中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通过三场小组活动的手工制作环节,社工也借此机会跟老人拉近了距离。获得了跟老人更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老人目前的身心状态。

社工通过组织引导老人们做手工,拼图,来锻炼老年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帮助老人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通过活动的方式,鼓励老人动手又动脑,帮助老人树立良好的意识,不容易陷入发呆的状态,可以更好的刺激老人走出自己的世界,在剪纸和拼图的过程中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就感。

小组后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五节)小组后期工作

在通过前几轮的游戏环节的手工和互动环节之后,老人们之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熟悉感,从一开始的毫无交流,在活动进入尾声时,老人们对一起参加活动的老伙伴们产生了强烈的不舍,活动帮助老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和默契感,初步建立了友谊,也让部分老人逐渐敞开了心扉,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精神上得到了安慰。

小组评估

评估方法

  1. 问卷测评法
    在小组的最后一节活动中,通过开展意见反馈表的填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小组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总结出本次小组的活动成效。

  2. 观察法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对组员参与分享讨论积极性进行评估。

  3. 访谈法
    通过与小组组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评估结果分析

  1. 参与者满意度分析
    小组结束发放小组问卷调查表,共计发放12份,收回12份,经过参加意见汇总,满意度数据统计每项内容满意度比例占比95%,其中组员对小组内容安排平均分达到5.0;对小组活动时间安排、形式、场地、目标达成平均分达到5.0;总体下来组员对小组活动满意度高。

  2. 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本次小组活动旨在提高老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创造力、观察力、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为综合养老的老人们搭建一个兴趣爱好发展平台,同时增强组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发掘个人潜能,建立朋辈群体支持网络。通过六节课的手工,游戏,和互动环节,让组员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化发展;促进朋辈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朋辈群体支持网络;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推动留守老人重新融入社会,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专业反思

对于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说,开展小组活动是必备的专业技能,作为小组活动者的时候觉得开展小组活动很简单。当真正开的时候才知道非易事,从活动主题的选择到组员的招募再到活动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共艰辛的过程。

预到的困难

  1. 创新式小组,打破传统科普教学模式,难度大。
  2. 把握个人成长,自我优势认识不清晰。
  3. 小组开展的社会工作技巧的运用可能会运用的不到位。

解决方法

  1. 开展小组活动前社工查阅大量资料、视频进行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2. 明确目标,利用自身优势做好社工分工。
  3. 熟悉小组活动流程,设计好每一个环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