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行必备安全攻略:从实名制到应急处理全解析
高铁旅行必备安全攻略:从实名制到应急处理全解析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旅行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然而,安全始终是出行的第一要务。从实名制检票到行李携带,从车内安全注意事项到应急处理措施,这份高铁旅行安全攻略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实名制检票与证件准备
自2024年12月1日起,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简称“永居证”)正式启用。持“永居证”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含APP)在线注册、购票,并通过车站闸机自助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享受与持居民身份证旅客同等的网上和自助服务。此外,铁路部门还推出了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服务,旅客可登录12306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姓名、国籍、证件号码等信息,由系统自动完成身份核验。
同时,铁路部门优化了外国人护照审核流程,并将临时身份证证明的申请次数从每月3次增加至6次,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军士证、警士证也已纳入购票证件范围,持证人可享受相应购票服务。
行李携带规定
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不得影响公共空间使用和安全。每人免费携带品的重量和规格如下:
- 儿童:10千克
- 外交人员:35千克
- 其他旅客:20千克
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乘坐动车组列车时不超过130厘米。平衡车、滑行器等轮式代步工具需使用硬质包装物妥善包装。依靠辅助器具行动的老、幼、病、残、孕等特殊重点旅客使用的折叠式轮椅,以及随行婴儿使用的折叠婴儿车,可免费携带并不计入上述范围。
禁止携带物品
根据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以下物品严禁带上高铁:
- 爆炸物品:礼花弹、烟花(含冷光烟花)、鞭炮、信号弹等
- 易燃易爆物品:汽油(包括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
- 毒害品:灭鼠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剧毒农药
- 腐蚀性、放射性物品:有液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注有酸液或碱液的)、汞(水银)等
部分物品虽不能随身携带,但可办理托运,如刀刃长度超过60毫米的菜刀、水果刀等日用刀具,球棒、棍棒等钝器,钻机、锯、斧头等工具农具,反曲弓、复合弓等体育运动用具。
限制携带物品
- 酒类:密封包装、标志清晰的白酒,酒精浓度不超过70度,累计不超过3000毫升。酒精浓度超过70度的酒类饮品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
- 充电宝、锂电池: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约27000毫安),含有锂电池的电动轮椅除外。
- 火种:安全火柴不超过2小盒,普通打火机不超过2个,打火机油禁止携带。
- 自喷压力容器:发胶、摩丝、防晒喷雾等,单瓶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带1件,累计不超过600毫升。
- 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花露水、香水、消毒凝胶等,单瓶不超过100毫升,每种限带1件。
- 指甲油、去光剂:累计不超过50毫升。
- 食品:密封包装的鸡、鸭、腊肉、海鲜等可携带,但活鸡活鸭等活体动物(部分“慢火车”除外)禁止携带。
高铁上的安全注意事项
2024年12月,广州南站发生一起旅客在临时跑向另一车厢时将手指夹在车门里的事故。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松懈。
- 车门安全:切勿阻挡车门关闭,不要强行上下车。
- 卫生间安全:卫生间内设有红色SOS紧急呼叫装置,遇突发情况可及时求助。
- 安全设备:车厢两端配备灭火器,每节车厢设有紧急逃生窗和安全锤,非紧急情况请勿触碰。
- 防火隔断门:保持敞开状态,不要将其当作靠背或其他用途,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
应急处理措施
2020年7月1日起实施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高铁安全提供了全面保障。《办法》共6章48条,从高铁线路安全防护、高铁设施安全防护、高铁运营安全防护以及高铁监督管理方面,织密高铁安全防护网络。
- 重点区域防护:高速铁路长大隧道、高架桥、旅客聚集区等重点区域设置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并保证畅通,同时安装、设置指示标识。
- 司机室管理:除生产作业或者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动车组司机室。进入司机室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管理规定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制度。
- 监督管理:铁路监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铁路运输企业等单位报送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及时采取函告、约谈等方式督促相关企业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落实责任、消除隐患。
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高铁旅行的各项安全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祝您旅途愉快,平安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