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茶林拥抱现代科技,景迈山打造茶文旅新地标
千年古茶林拥抱现代科技,景迈山打造茶文旅新地标
景迈山古茶林,这片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神奇土地,以其独特的“林茶共生”生态模式和千年的文化传承,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这里,茶在森林里,村在茶林中,勾勒出一幅“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绿美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千年守护,生态传承
走进景迈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树耸入云端,原始森林延绵不绝,古茶树自然生长。这里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与江南等地的茶园截然不同,不见整齐低平的茶树,而是高大粗壮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构成的立体群落结构,层次分明。
“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祸死光;留下金子银子,也会吃光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这片古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一代传给一代,决不能让它遗失。”这是世代生活在景迈山上的布朗族群众一直坚守的祖先遗训,也是景迈山上各族茶农共同信奉的人生哲学。
在景迈山古茶林深处,有一棵很有名的“蜂神树”,巨大的榕树树冠上,70多个蜂巢挂满枝头,蔚为壮观。每到茶花盛开季节,这些授粉使者在古茶林里穿梭,年复一年,古茶叶的品质也不断提升;寄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这成为景迈山生态优良的一个显著标志。
科技赋能,守护绿色家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迈山的生态保护也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景迈山监测预警平台系统已实现对日常管理过程中从发现预警、处置预警,到最后解除预警的闭环流程。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通过前端自动监测设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高清摄像头等监测手段,采集监测数据869万多条,完成预警处置68次,并将数据接入国家监测总平台,有效保障了景迈山日常管理工作,提升了监测质效。
普洱市启动景迈山碳足迹核算工作,溯源分析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年来整体区域以及茶产业、文旅产业的碳排放情况,为景迈山保护提出减排策略和产业发展建议。景迈山碳足迹核算成果预计今年底发布,将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碳足迹核算的世界遗产。
绿色发展,文旅融合
景迈山申遗成功带来了绿色“流量”,生态旅游持续火爆。一年来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2%;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184%。景迈山的变化让保护传承也面临新的课题。
“一年来,上山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酒店每个月的入住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还有客人预订了2025年的客房订单,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国庆期间,芒景村腊龙·云栖小筑客栈入住率爆满,主理人刀岩亮精心布置客栈,为入住客人量身定制了景迈山深度游线路。
截至目前,景迈山共有民宿客栈42家,可提供房间500余间。随着景迈山旅游热,民宿、古茶等旅游产品成为景迈山生产活动的重点,普洱市将引导企业对景迈山这些重点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和认证,开发“零碳”产品,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在景迈山,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景迈村、芒景村等9个传统村落,各具特色,保存完好。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延续着千年茶文化传统,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古茶林的保护措施,如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过度修剪等。
“我们订立了一系列村规民约,比如,不使用化肥农药,不过度修剪。伴随申遗过程的推进,村民们从中受益,更加自觉地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保护周围的森林、茶树和古建筑。”景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赛乱说。
在景迈山下的遗产综合展示中心,各族村民捐赠的生活用品、民族服饰、农具乐器等,作为展品的一部分向观众展现着当地特色,这是他们参与保护景迈山、推介景迈山的见证。芒景村委会翁基村民小组副组长张光明告诉记者,现在村民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强,比如茶叶只采春秋两季、不采夏季,让茶树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
未来展望,和谐共生
景迈山的未来,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普洱市在景迈山全面实施《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编制完成惠民镇国土空间规划、景迈山行政村村庄规划;出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管护技术规范》,从古茶林地管理、植被管理等8个方面对景迈山古茶林管理作出规范;严格执行《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采取局镇村三级联审、专家全程指导、文物部门审核的方式,审批社区新建房屋115间,修缮文物6处;修订完善景迈村、芒景村村规民约,对古茶林保护、传统民居维护、森林保护、群众卫生习惯养成等进行了约定。
“我们积极构建山上原生态保护、山下开发利用的空间发展布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澜沧县委副书记张丕生介绍,山上以重要遗产地保护和文化体验场所为主,山下作为遗产价值综合展示、茶产业融合发展、旅游综合服务配套区域,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山上山下互补演进、联动发展。
在景迈山,以爱护为媒,“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片神奇的土地,将继续书写着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为世界贡献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