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吐鲁番三座古城遗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1: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吐鲁番三座古城遗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点

“吐鲁番在古丝绸之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里发生过怎样的历史故事?”9月27日,“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文书特展”在武汉大学开展,吐鲁番出土的149件(套)珍贵文物再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的历史故事,以及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的繁华印记。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阳关,丝绸之路开始分支,经哈密可以到达吐鲁番。之后,通向亚洲腹地,并连接西亚、南亚和遥远的地中海各国。从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吐鲁番就承载着丝绸之路上千年的历史记忆,世界四大文明曾在此地交融、碰撞,这里曾有过繁荣的城市和雄伟的宫殿,记录着无数兴衰故事。

01

交河故城:生土建筑的奇迹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两河床之间的台地上,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最古老的生土结构古代城市建筑群遗迹。2014年,交河故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历经2300多年风雨,见证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城内建筑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原建筑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西域与中原地区建筑技艺和城市文化的交流。

交河故城现存遗迹面积约47万平方米,长约1650米,中间最宽处约300米。有街巷34条,房屋1300多间,保存完整的有700多间,城址包括居住区、仓储区、衙署区、寺院区和墓葬区5个部分,一条宽10米、长350米的中心大道贯穿南北,北部是寺院区,官署区居中,南部是热闹的居民区。

交河故城的建筑依自然地势,自上而下掏挖窑洞,开掘街巷,减地为墙。正因为这种建筑方式,交河故城也被称为“雕刻出来的城市”,世所罕见。

02

高昌故城:丝绸之路上的“小长安”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约40多公里的火焰山镇附近,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见证了唐朝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历经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最终在14世纪末废弃。

高昌故城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交河故城的面积。故城大致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是一座典型的三重城墙设计构造。其中,内城墙建设于高昌国时期,外城墙建设于高昌回鹘前期。整个外城墙的周长达5.4公里,城外设有马面、瓮城等军事防御设施。

高昌故城曾被称为“小长安”,其布局深受北魏洛阳城和南朝建康城的影响,西州时期又受到唐代长安城的影响,高昌回鹘时期受到北宋都城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高昌故城的布局建设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吸收借鉴,形成了具有本地特征的建筑风格。

0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佛教文化的瑰宝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约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中,是高昌回鹘时期的王室寺院,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瑰宝。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2个,90%以上属于高昌回鹘时期。这些壁画展示了高昌回鹘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特征。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开凿于麴氏高昌时期,后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壁画被外国探险队掠夺,目前散藏于德、俄、英、日、韩等国家的博物馆中。1980年至1981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佛塑像、丝织品、纸制品绘画、木构件等,以及800余件多语种文书。这些发现表明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展现了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特点,反映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吐鲁番的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有力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