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冬季养生重在“懒”,起床运动饮食都有讲究
专家建议:冬季养生重在“懒”,起床运动饮食都有讲究
冬天到了,你是否也想多赖一会儿床?其实,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冬天确实应该"懒"一点。潮安融媒体中心特邀庵埠华侨医院内科副主任医生庄明浩,为大家带来冬日养生的实用建议。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通常人们认为勤快是好事,但冬天适当"懒"一些,反而更健康。
起床要"懒"
冬天人们特别留恋温暖的被窝,这与冬季白天短、夜晚长有关。冬季夜晚时间长,褪黑素分泌增加,让人更想赖床。特别是中老年人,冬天起床时动作慢一点,更有益于健康。
庄明浩医生建议,冬季作息应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晚上尽量10点左右入睡,早晨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老年人,不要过早外出晨练,防止血管突然收缩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床时,可以先睁开眼在床上躺35分钟适应一下,然后起来后坐12分钟,再下床活动。
运动要"懒"
很多人习惯早起晨练,但冬季锻炼不宜过早,也不宜过于激烈。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剧烈运动会使心肌供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老年人容易出现供氧不足、心肌缺血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
庄明浩医生提醒,冬季外出锻炼时间应选择在早上10:00至下午4:00之间。同时,要做好保暖工作,雾霾天、雨天可以选择在室内锻炼。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更为适宜。
心态要"懒"
冬天光照减少,人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加上天气寒冷,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室内,社交活动减少,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和失落感增强。此时,不妨让自己的大脑"懒"一点,不要想太多。
庄明浩医生建议,冬季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可以多参与社区文体活动,晒晒太阳,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画画、乐器演奏等,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要"暖"
冬季养生不仅要"懒",还要注重"暖",特别是饮食方面。庄明浩医生提醒,冬季要注重肠胃保暖,避免腹部、背部受凉。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及优质蛋白质的鱼类、肉类、蛋类等,切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少吃辛辣食物。同时,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也很重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胃肠功能。必要时,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应用中医中药及养生食疗等。
本文原文来自潮安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