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博会见证浙江文化崛起,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6%
杭州文博会见证浙江文化崛起,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6%
2024年10月17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杭州文博会)迎来了18岁生日。从最初的1万平方米展馆,到如今的6.5万平方米;从最初的10余个参展国家和地区,到如今的60余个;从最初的3万参展人次,到如今的28万……这一连串数字,见证了杭州文博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奔赴”。
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杭州文博会始终坚持“立足杭州、对标一流”,不断提升“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已跃升成为全国重点综合性文化会展之一。而在这背后,是杭州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2023年更是达到321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6%,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
浙江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6月,浙江出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这两个文件从原料供给、创新引领、主体培育、融合发展、人才接续、交流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政策支持下,浙江各地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天台山为例,其“十地”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诗歌文化、仙道文化、济公文化、茶文化、经书文化、和合文化、书法文化、游记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天台山景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亿元。
非遗文化也是浙江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十六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精品汇聚一堂,不仅展示了浙江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浙江非遗相关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展望未来,浙江将继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可以预见,在文化品牌的带动下,浙江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