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解析人性之恶:心理因素是关键,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1: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解析人性之恶:心理因素是关键,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人性之恶,是一个古老而深邃的话题。从《圣经》中的原罪,到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人类一直在探索恶的根源。在当今社会,极端暴力案件的频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话题的深刻思考。

网上总能看到一些极端暴力案件的报道,有丈夫将妻子推下山崖的,有拆迁款还没拿上亲人互相残杀的,有善良房主被无赖房客灭门的,有校园霸凌变态虐待的,不断在拉低人性之恶的下限,到底是什么使人变成野兽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压迫的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保持理智和善良。他们可能为了生存而被迫做出违背人性的选择。我觉得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并不尽然。因为一些没有生存压力、从小养尊处优的人做出的事情同样丧心病狂,比如那些校园霸凌中的施暴者,恰恰是无事可做把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小恶魔。

有人说人之所以拥有了区别于动物的高尚性,是通过教化实现的。教育在塑造人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决策。在现实中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教育缺失等问题,导致一些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铤而走险。但是在一些极端血腥的事件中,也不乏高知,他们甚至是相当理智的做了不理智的违背人性的事。

有人说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人性沦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激烈,在地位权力、物质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下,个体扭曲了价值观念,整个人处于一种心理疾病状态中,他们忽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极度自私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有人说在人性之恶中,基因也不容忽视,就是那种嗜血残酷、极度自私是骨子里带的,当后天的教化约束不了它时,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我本人倒是更倾向于心理因素,我觉得无论是从政府提供心理援助和疏导服务方面,还是对自我心理健康的重视与真实认知方面,都是禁锢人性之恶的有效手段。

在繁华的城市,当你面对如织的人流时,你可曾考虑过有多少人性之恶在之中潜伏着、积蓄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规避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呢?郑元绪老师有一段忠告,不但深刻透彻,而且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他说,人心的深处都有先天之暗疾,或暴戾或敏感,或脆弱或虚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可引他步入生命的雷阵。为求心灵的舒展,置危险后果而不顾。世上有些恶人,初交时难以识别,但我们能做到的是,约束自己,善待他人,绝不恣意伤人自尊。即使你学不会“拆弹”,也不要把自己变成一颗火星。

总之,人性之恶并非不可避免,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加强教育、关注心理健康等方式来减少人性沦丧的现象。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宽容和理解,约束自己,善待他人,给予那些曾经犯错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