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奈曼旗玉米产量突破
科技创新助力奈曼旗玉米产量突破
2023年,奈曼旗玉米产量达到147.5万吨,同比增长10%。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在玉米种植领域的深度应用。近年来,奈曼旗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地“产粮又缺水”的矛盾,显著提升了玉米产量。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核心内容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充分发挥滴灌技术的水肥调控优势,以密植为增产核心,以水肥精准调控为密植保障。该技术通过标准化种植、良种引进、农艺农机结合,不仅控制了病虫害损失率在5%以内,还实现了玉米种植节本增效5%以上,示范区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较常规种植亩增产100公斤以上。
解决“产粮又缺水”的矛盾
奈曼旗位于玉米种植黄金带,粮食播种面积327.7万亩,产量158.69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87万亩,产量147.5万吨,占全旗粮食比例均超过85%。但该地是典型的缺水地区,“产粮又缺水”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瓶颈,当地反复总结,在多年示范基础上形成以“密植滴灌水肥精准调控”为重点的奈曼旗玉米种植模式。
通过合理密植与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融合运用,显著提高了当地玉米生产水平,在没有增加水肥投入量的情况下,实现了产量、效率与效益的协同提升,形成了东北补充灌溉区的节水增粮模式。
推广与成效
自2019年引进示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以来,奈曼旗通过技术支撑、政策扶持、团队服务、行政推动等措施,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亩均增产150斤以上。目前,该技术模式在奈曼旗应用面积已达238万亩,辐射带动近300万亩。
这一技术模式因其高产、稳产、节本、减损、抗逆等优势,被确定为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实施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核心增产技术,在全国主产区大力推广实施。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奈曼旗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成功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从试验田推广到广袤的农田,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为全国玉米主产区提供了可复制、能落地的技术模式。
未来,奈曼旗将继续深化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探索更多高效的科技创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