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西昌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西昌市,这座拥有2100多年建城历史的川西重镇,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4年,西昌市GDP增长10.5%,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第79位,较2023年提升6位,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和潜力。
高新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在西昌市的高质量发展版图中,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最重要的引擎。走进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这里正成为西昌市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钒钛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作为西昌市的主导产业,钒钛产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在宁波创润(西昌)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个直径1米、高2.34米、重达7吨的圆柱体“大块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纯钛金属锭,纯度达到99.999%。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会云介绍,通过采用新一代熔盐电解法结合电子束熔炼工艺,公司年产高纯钛1408吨、高端钛(合金)3036吨,成功解决了我国在高纯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清洁能源: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依托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西昌市正全力构建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凉山州水能技术可开发量达7004万千瓦,约占全国的11%、全省的41%;风电技术可开发量约23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光伏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0万千瓦,居全省第三。目前,凉山州已建成水电总装机4110万千瓦,风电投产发电装机规模616万千瓦,初步估算年发电量141.7亿千瓦时,年产值约63亿元。
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公司,智能化改造正为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翅膀。智能管控中心的LED屏幕上,高炉炉况诊断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公司通过新一代IOT技术,搭建起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在西昌钢钒板材厂,“一键轧钢”技术使小时产量稳定在320吨以上,超过国内同等产线水平。
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打造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是西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2024年,凉山州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887.65万元,同比增长212.01%。凉山州科技局通过创建省级孵化器、工程研究中心,修订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同时,凉山州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2024年面向全国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922名,其中事业单位890名,企业32名。通过出台《全员招商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西昌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
未来展望:冲刺百强县的“西昌速度”
展望未来,西昌市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根据规划,到2035年,西昌市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兴产业将成为支撑西昌新型工业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将加速崛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昌市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奋力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才引进力度的持续加大,西昌市必将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创造更加亮眼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