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工人群体自嘲新词“牛马”:周工时创新高,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7: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工人群体自嘲新词“牛马”:周工时创新高,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牛马”一词在网络语言中经历了从本义到自嘲用语的演变。最初,它仅仅指代牛与马这两种牲畜,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成为打工人群体自嘲的象征。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网络语言的创新性,也折射出社会现象的多样性。

01

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在当今社会,打工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城镇就业人员约为4.6亿人,占劳动年龄段人口的绝大多数。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更是达到了1244万人。然而,这一庞大群体的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

2023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达到了49.0小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打工人的辛勤付出。在制造业企业普遍实行两班倒制度、快递外卖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49小时的工作时间可能只是保守估计。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打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长持续增长,从最初的46.5小时逐年攀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2023年6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21.3%,创下历史最高值。即便在12月份修改统计方式后,这一年龄段的调查失业率仍高达14.9%。一面是有工作的人工作时间增长,劳动强度变大,一面是有很多人特别是年富力强又迫切需要工作的青年找不到工作。

02

“牛马”背后的自嘲文化

“牛马”一词的流行,正是打工人群体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一种自我解嘲。这种自嘲并非简单的负面情绪宣泄,而是对生活艰辛的一种幽默化解。正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的:“年轻其实还好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这也是有父母给背后做支撑才行,再到结婚生子,现在看更是入了虎穴,好后悔,好后悔,除了工作以外的风风雨雨,其他都是婚姻带来的真希望有后悔药可以吃。”

这种自嘲背后,是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它反映了打工人群体在面对生活压力时,通过幽默和调侃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情感纽带,让人们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03

网络热词的社会功能

“牛马”一词的流行,也反映了网络热词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人们情感的宣泄口,也成为商业营销的利器。许多品牌通过巧妙地运用网络热词,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实现品牌传播。

例如,海底捞就曾围绕社会现象推出特色服务,成功进入大众讨论的范围。这种营销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引发了广泛共鸣。再如,瑞幸咖啡推出的“带刺玫瑰拿铁”,正是基于网络热词的创意营销,不仅制造了话题,也带动了销量。

04

结语

“牛马”一词的流行,折射出当代社会中打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它既是无奈的自嘲,也是坚韧精神的体现。面对生活压力,打工人们用幽默化解辛酸,用乐观面对挑战。这种精神,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让我们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与温暖的社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