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会发布最新指南:科学补钙,远离骨质疏松
中国药学会发布最新指南:科学补钙,远离骨质疏松
近日,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钙剂预防成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指南》,为科学补钙提供了最新的权威指导。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平均每3秒就有一例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在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其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甚至轻微活动后骨折等症状。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面对骨质疏松症的威胁,科学补钙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如何正确补钙,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钙剂 vs 食补:如何选择?
在补钙方式上,很多人会纠结于选择钙剂还是通过食物补充。事实上,两者各有优劣,关键在于科学搭配。
钙剂的优点在于剂量明确、方便服用,适合需要快速补充大量钙质的人群。但长期大量服用钙剂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肾结石等。因此,选择钙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品牌,确保产品质量。
- 避免与某些食物(如富含草酸的蔬菜)同时摄入,以免影响吸收。
- 分次服用比一次性大剂量服用效果更好。
- 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相比之下,通过食物补充钙质更为安全自然。牛奶、酸奶等奶制品不仅钙含量高,还富含维生素D,易于吸收。豆类及其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种子等也是良好的钙质来源。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物,不仅能有效补钙,还能避免化学补钙的潜在副作用。
维生素D:钙吸收的关键
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钙的利用率。人体可以通过晒太阳自行合成维生素D,但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因此需要额外补充。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补充400-8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蛋黄、深海鱼等,也可以选择维生素D补充剂。在选择钙剂时,优先考虑含有维生素D的产品,以增强补钙效果。
补钙注意事项
- 避免与某些食物同服:牛奶中的蛋白质、某些蔬菜中的草酸和植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应避免与这些食物同时摄入。
- 最佳服用时间:睡前补钙效果更好,因为夜间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增加,有利于钙的吸收。
- 分次补充:相同剂量的钙,分次补充比一次性大剂量补充效果更好。
运动:强健骨骼的良方
除了补钙,运动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骨密度、平衡能力更好,更不容易跌倒,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推荐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补钙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骨骼健康。同时,应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加速骨量流失。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合理补钙、适当运动和健康生活,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守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