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的康复治疗方案详解
网球肘的康复治疗方案详解
网球肘,这个听起来似乎只与网球运动员相关的疾病,实际上却可能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从家庭主妇到办公室白领,从钢琴演奏家到建筑工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它的目标。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慢性疼痛。那么,什么是网球肘?如何治疗和康复?本文将为你提供全面的解答。
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肘关节外上方出现局限性疼痛,按压时疼痛加剧,并可能牵涉到前臂区域。患者会感到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影响日常活动如握持工具或拧干毛巾。
为什么非网球运动员也会得“网球肘”?
“网球肘”并非网球运动员的专利。早在1873年,Runge首次提出了“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随后在1882年,Morris将其命名为“网球肘”。但后来的研究发现,任何需要频繁使用肘部肌肉、反复进行前臂旋转和用力伸腕动作的职业都可能引发这种症状。例如,家庭主妇、理发师、电脑操作员、钢琴演奏员、小提琴手、打字员、建筑工人、泥瓦匠、石匠、钳工等都是高发人群,且多见于右手。
网球肘的治疗方法
休息
避免进行引起疼痛的手指重复性活动。
急性期冷疗
- 工具:冰敷袋或冰枕
- 目的:止血、消炎与消肿
- 执行时机:急性疼痛的前一两天
- 时间:每次5-20分钟,每天多次,注意不要冻伤皮肤
- 操作方法:将冰敷袋置于疼痛处,或将冰块加水装入塑料袋敷于患部
慢性期热疗
- 工具:热敷包、远红外线灯、电热毯、热水浸泡等浅层热疗工具,或医院用的短波治疗仪等深层热疗设备
- 目的:增加血液循环,提供养分,带走废物,降低肌肉痉挛,缓解疼痛,促进组织愈合
- 执行时机:慢性期或急性痛第三天起
- 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天多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 操作方法:将热敷工具置于肌肉紧绷疼痛处
药物治疗
使用常用的止痛剂、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肌肉放松剂、镇静剂,或外用肌肉酸痛贴布及药膏等。
按摩
- 方法一:每日两次,每次五分钟。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疼痛部位先纵向顺着肌腹按摩,再横向按摩附近肌腱。
- 方法二:使用乔立放松棒捶打按摩。站立或坐姿,手握放松棒捶打前臂背侧。捶打时容易诱发食指与中指伸直跳动,需控制力度。
网球肘的运动康复指导
主要通过关节主动活动、牵伸放松和肌肉力量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增加组织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加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最终增强腕伸肌抵抗过劳损伤的能力,防止复发。
关节主动活动训练
坐位,按自己的速度无阻力地进行全范围的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在最大活动度处保持10-15秒后放松。
腕关节屈伸活动
肘关节屈伸活动
腕伸肌牵伸放松
初级: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伸直且掌心朝下,保持此姿势,将腕关节向外侧偏并屈曲腕关节,另一只手对手背施加一个持续性的按压。
中级:站立位,肘关节伸直,掌心朝下,手背顶住墙壁,保持此姿势,通过挤压墙壁,使腕关节获得一次持续的牵伸。
弹力带力量训练
肘屈肌
初级动作:站立位,一脚在前将弹力绳踩住,两手握弹力带两端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前,上臂贴紧身体,向上弯曲手臂至最大角度。
中级动作:站立位,将弹力带一端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高度与肩同高。肩关节前屈90度,患手抓住弹力带,肘关节伸直。保持肩关节稳定,屈曲肘关节将手靠近肩部。
肘伸肌训练
站立位,将弹力带中部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固定点高于头部。肘关节屈曲,双手抓住弹力带两端,伸直肘关节。
腕屈/伸肌训练
坐在凳子上,一脚踩住弹力带的两端,健手固定患手前臂于大腿上。患手抓住弹力带,腕关节在无痛范围内,做屈伸运动。屈伸肌训练交替进行。
腕桡偏肌训练
坐位,一脚踩住弹力带的两端。健手固定患手前臂于大腿上,患手抓住弹力带中部。患手掌心向内,拇指向上,保持肘关节稳定,腕关节向上偏移拉伸弹力带,缓慢回到到初始位置。
前臂旋转肌训练
坐位,一脚踩住弹力带的两端,健手固定患手前臂于大腿上。患手握住弹力带,腕关节伸直拉紧弹力带,前臂缓慢旋转拉伸弹力带,缓慢回到到初始位置。
肩内旋肌训练
站立位,将弹力带一端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患侧靠近固定物。患手握住弹力带另一端,上臂贴紧身体,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与地面平行。拉伸弹力带远离固定点,缓慢回到到初始位置。
肩外旋肌训练
站立位。将弹力带一端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健侧靠近固定物。患手握住弹力带另一端,上臂贴紧身体,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与地面平行。拉伸弹力带远离固定点,缓慢回到到初始位置。
橡胶扭转棒扭转训练
站立或坐位。患侧肘关节屈曲,患手握住橡胶扭转棒下端,健侧手手心朝前握住扭转棒上端。健侧腕关节屈曲,患侧腕关节保持伸展,使橡胶扭转棒产生扭转,向前伸直双肘关节。患侧腕关节的有控制地屈曲,使橡胶扭转棒慢慢回到非扭曲状态。注意患侧腕关节控制橡胶扭转棒慢慢复原时,保持双肘关节伸直;活动引发的疼痛以可耐受为度。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运动康复网、脊椎健康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