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献血浆真的有害健康吗?专家解读来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1: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献血浆真的有害健康吗?专家解读来了!

2024年3月,山西忻州一位19岁青年在捐献血浆后不幸猝死,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献血浆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这一背景下,科学认识献血浆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01

献血浆的科学原理与流程

献血浆是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部分,不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主要由90%的水分、7%的血浆蛋白及3%的其他无机盐成分及糖类电解质等构成。献血浆的过程是借助单采血浆机采集血液中的血浆部分,将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浆者本人。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献血浆者须知(2021年版)》,献血浆者只接受单采血浆机采集血浆,拒绝手工操作采集血浆。同一献血浆者两次献血浆间隔不得少于14天,一年内累计献血浆次数不得超过24次。每次献血浆量不得超过600克(含抗凝剂)。此外,单采血浆站严禁采集非划定采浆区域内献血浆者的血浆,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及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

02

献血浆的安全性与健康影响

献血浆对人体内总的血量影响很小。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8%左右,血浆占血液的55%左右,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讲,一次献血浆并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反而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从理论上来说,献血浆还有一定积极作用。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血液制品学》(第3版)、《生理学》(第9版)以及四川省卫生监督协会编制的《捐献血浆 奉献爱心(四川省献血浆读本)》等资料,献血浆可促进血浆中部分代谢物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并可加速血液中尿酸的排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

对于现在个别人提出的献血浆是否导致贫血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曹阳表示,人们通常所称的贫血,指的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献血浆是只采集血液中的血浆部分,不采集血细胞,不会导致人贫血,更不会导致人死亡。

03

献血浆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血浆是生产血液制品的重要原料,而血液制品在国内供应紧张,部分种类甚至成为“救命药”。据统计,我国血浆中现已明确分子结构的蛋白有100余种,已经分离并使用于临床的有20余种。大部分血液制品目前不能通过重组方法制造,只能经由健康人体血浆提取。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Give blood, give plasma, share life, share often”,即“捐献血液,捐献血浆,分享生命,经常分享”。这是世界献血者日官宣主题中首次出现献血浆,表明其已与献血同等重要。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曾表示,我国血液和血液制品供应面临严峻挑战,身体条件好的人应当积极参与献血献浆。献浆和献血都是救死扶伤的善举,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标志,希望全社会树立“无偿献血光荣,有偿献浆同样光荣”的意识。

04

完善献血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尽管献血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报道称在需要使用血液时,即使家属多次献血,仍需重新献血才能获得用血资格。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献血和用血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血源紧张、政策执行不透明等。

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献血制度,包括加强科普宣传、规范单采血浆站设置、提高研发水平、严格社会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及有关部门正确的支持和指引。同时,应提高献血浆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献血浆的具体流程和标准,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献血浆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公益活动,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促进自身健康。科学认识献血浆,理性看待其安全性和社会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献血浆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