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低碳饮食或增加20%糖尿病风险
最新研究:低碳饮食或增加20%糖尿病风险
低碳饮食近年来备受关注,它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被认为有助于控制和预防2型糖尿病。然而,最新研究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引发了对低碳饮食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低碳饮食:定义与作用机制
低碳饮食,顾名思义就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低碳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比为20%,蛋白质30%,脂肪50%。这种饮食方式通过改变人体的能量代谢途径,促进脂肪燃烧,从而达到控制体重和血糖的目的。
低碳饮食与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发现
然而,低碳饮食是否真的能预防2型糖尿病?澳大利亚的一项最新研究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与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具体来说,与碳水化合物摄入正常(每日饮食能量的55%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相比,较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供能占比38%)的受试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了20%。
这项研究纳入了39,185名参与者,通过平均13.8年的随访,记录到了1989例糖尿病病例。研究结果表明,当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很低时(大约<43.1%),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低碳饮食的争议与风险
这一发现引发了对低碳饮食安全性的广泛讨论。一些专家指出,低碳饮食可能导致更高的肥胖风险,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此外,低碳饮食还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如酮症酸中毒、营养不均衡等。
然而,也有人对低碳饮食持不同意见。营养学专家Ray Peat就认为,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来维持代谢和甲状腺健康,反对低碳饮食。但他的观点缺乏实证支持,且与现有研究相悖。
专业建议:平衡饮食才是王道
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专家建议采取更加平衡的饮食方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比应为45-65%,蛋白质10-35%,脂肪20-35%。这种比例既能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
具体来说,推荐食用荞麦、藜麦、绿豆等粗粮,避免白粥、面条等精制米面;推荐食用生菜、西红柿等低热量蔬菜,避免泡菜、咸菜等腌制食品;推荐食用苹果、猕猴桃等低糖水果,避免榴莲、荔枝等高糖水果;推荐饮用柠檬水、白开水等无糖饮品,避免蜂蜜水、碳酸饮料等含糖饮品;推荐食用鱼肉、虾肉等优质蛋白质,避免炸肉、炸鱼等高油脂食物。
结语
低碳饮食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减重效果,但长期来看,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因此,在尝试任何饮食方式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