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余市古桥保护:留住乡愁的生态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3: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余市古桥保护:留住乡愁的生态实践

新余市,这座赣中西部的水陆交通要地,溪流纵横,古桥众多。据统计,全市共有256座古桥,它们静静地横跨在溪流之上,见证着千百年的沧桑变迁。这些古桥不仅是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更是承载着浓厚乡愁的文化符号。然而,岁月的洗礼让许多古桥摇摇欲坠,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为留住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新余市自2019年起启动了古桥保护计划,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之路。

01

古桥普查: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

新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组成员、研究馆员高增忠介绍,2019年,新余市启动古桥专项保护行动,市文保部门对全市古桥开展全面普查。在复查已登记的237座古桥的同时,又新发现了19座,全市古桥数量增至256座。普查工作为每座古桥建立了信息档案,并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题

资金缺乏是低级别文物保护面临的普遍难题。新余市创新资金筹集方式,采取“市级补助一点,县乡配套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模式,调动各方保护积极性。渝水区良山镇黄虎村党支部书记龚斌回忆,2021年,村里三座古桥的修缮工作正式启动。黄虎村申请到60万元古桥保护专项资金,加上村集体和乡贤自筹资金50多万元,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3座古桥的修缮。

03

修旧如旧:保留古朴风貌

在修缮过程中,新余市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参照相近风格的桥梁修缮栏杆等遗失构件和塌陷处桥面,尽量保持古朴现状。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抑制嵌入主体结构的藤系植物生长,阻止根系延伸对古桥的破坏。此外,还整治河床两岸环境,清除掩埋在河岸的垃圾,在周边增设垃圾桶,保持环境的整洁。

04

文化传承:留住乡愁记忆

古桥承载着村民的生活记忆和乡愁。在分宜县钤山镇冶元村石陂自然村,一座建于清光绪十二年的风雨廊桥,曾是周边村落通向分宜老县城的唯一通道。如今,随着县城搬迁、公路修建,廊桥成为村民们与小河对岸田地的联系。“除草、施肥、摘菜都得过桥。干完农活,打个赤膊,坐亭中歇一肩,凉快得很。”村民朱德祥说。

为了留住古桥的历史记忆,新余市对全部古桥统一制作并安装保护标志和说明牌,依法保护古桥,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脉,编纂出《新余古桥》一书。如今,256座修旧如旧的古桥继续承载着乡情、乡愁、乡恋。

05

生态保护: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桥保护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工程。通过保护古桥,新余市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古桥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新余市古桥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不仅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余市,感受这份独特的生态实践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