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幼小衔接期孩子心理问题,你家娃也这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7: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幼小衔接期孩子心理问题,你家娃也这样?

“妈妈,我害怕去上学。”这是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期可能会说出的一句话。面对陌生的环境、严格的规则和更高的学习要求,孩子们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呢?

01

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幼小衔接期,孩子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转向小学的系统学习,这种转变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不适应。根据西南大学教授刘云艳的研究,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 恐惧感: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担心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 焦虑感:害怕被老师批评,担心跟不上同学。
  • 分离焦虑:对父母的依赖增强,害怕长时间离开家人。

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导致孩子抗拒上学,甚至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是帮助孩子顺利过渡的关键。

02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调整作息,培养规律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柳倩指出,调整作息是孩子最先应该了解和适应的。小学和幼儿园在作息时间上有较大差别,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比如,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标出平时和周末的作息,让孩子逐渐养成时间观念。开始执行时,孩子可能会不习惯,家长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操之过急,一两周后就可以见到效果。

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比如,带孩子参观小学,让他们了解小学的环境和设施;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增加仪式感;多和孩子聊聊新学校、新老师和新朋友,听听孩子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表现出对孩子新环境的兴趣和赞赏,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引导他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小学生活。

加强沟通,建立信任

在孩子入学后,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不要过分关注成绩,而是要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感受。比如,可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你最喜欢哪个老师?”通过这样的对话,帮助孩子建立对学校的正面印象。

培养自理能力

让孩子自己准备及整理上學用品,如:背包、親子手冊、水壺。
●和孩子一起完成親子作業(不是代替他做喔!)。
●鼓勵孩子自己表達及回答事情,不要搶著替他說,過度照顧。

03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需要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比如,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就通过开设校园体验课、组织教师交流会等方式,帮助孩子提前熟悉小学生活。学校还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山西晋中,一些幼儿园和小学通过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例如,祁县第二幼儿园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04

案例分享:小明的转变

小明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在即将上小学时,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每天晚上都哭着说不想去上学。他的妈妈没有简单地安慰他,而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调整作息:提前一个月开始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小明的生活,帮助他适应新的节奏。
  2. 参观小学:带小明去附近的小学参观,让他熟悉环境,减少恐惧感。
  3. 培养兴趣:鼓励小明参加一些他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绘画和足球,帮助他建立自信。
  4. 加强沟通:每天花时间听小明讲述他的感受和担忧,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克服了对小学的恐惧,开始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平稳、快乐的过渡期,让他们带着自信和期待,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