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银铃,美丽心情”独居老人情绪调试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乐享银铃,美丽心情”独居老人情绪调试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介绍了一个名为“乐享银铃,美丽心情”的独居老人情绪调试小组,通过各种活动帮助老人调节情绪,建立朋辈支持网络,提升生活质量。
小组背景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5.44%,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在活动开展前期,社会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辖区内40名高龄独居老人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这类老人相较于身体健康维护的需求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普遍存在。
- 80%的老年人不愿意将自己心中的不悦向邻里诉说,怕人笑话,总是将情绪埋藏在心中。
- 75%的老人无法摆脱无聊、孤独的生活环境,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加之不具备抵挡基础疾病的身心素质条件,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多集中在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而对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关注较少。基于上述背景社工站特别策划了“乐享银铃,美丽心情”为主题的老年人情绪调试小组,招募了8名社会参与弱、负面情绪相对较高的老年人,通过老年人情绪调试小组的活动,老年人可以结交新朋友,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这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促进社区内的和谐氛围。同时,小组活动还能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负面情绪,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以愉悦的态度享受当下生活。
通过故事分享、互动游戏、手工等多种形式,帮助老人发现情绪的特点,挖掘自己的潜能,掌握情绪调控和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正向面对老年生活。
小组基本信息
- 小组名称:“乐享银铃,美丽心情”独居老人情绪调试小组
- 小组时间:2024年6月25日至2024年7月16日
- 小组对象:辖区8名高龄独居的长者
- 小组规模:8人
- 小组性质:支持性小组
理论依据
ABC理论
ABC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A(Activatingevents)代表诱发事件;B(Beliefs)代表当事人对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价和信念;C(Consequences)代表继这一事件后,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实际上,是B即当事人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状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产生了抑郁、焦虑、沮丧、痛苦、敌意等负面情绪时,并不是由于某个刺激引发的,而是源于其对那个刺激的看法;当一个人产生了愉快、放松、高兴、欢乐、善意等正面情绪时,并不是由于某个刺激引发的,也是源于其对那个刺激的看法。
本次情绪小组的初衷,就是通过方法讲解、游戏、练习,引导服务对象识别消极情绪带来的身心反应,调整自己与消极情绪相处的模式,从而达到内心的安稳与和谐。
本次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利用ABC理论,通过大量的激励和表扬,让大多数的小组成员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和成长,提升小组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助互助能力,建立朋辈支持网络,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抗基础疾病能力。
小组目标
总目标
鼓励老人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和成长,提升老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助互助能力,建立朋辈支持网络,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抗基础疾病能力。
具体目标
- 协助90%组员正确认识喜怒哀惧情绪,了解不同情绪的作用。
- 让90%组员掌握合理表达情绪的方法,学会诉说与倾听。
- 协助组员掌握2-3种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
小组计划
节次 | 时间 | 环节名称 | 内容设计简介 | 所需物资 |
---|---|---|---|---|
第一节 | 2024.6.25 | 让我认识你 | 1、社工做自我介绍,并介绍什么是小组,什么是小组契约 2、破冰,通过热身手指操的游戏,活跃气氛促进小组成员间的认识 3、介绍小组的目的、意义及开展的内容 4、通过游戏“串名字”让大家对彼此更加熟悉 5、共同制定小组契约和规范,社工记录我们的约定 6、组员代表发言社工总结本小节 | |
第二节 | 2024.7.2 | 分享我的故事 | 1、社工通过游戏“击鼓传花”巩固上一小节成员之间关系 2、引导每一位组员分享的一件开心的事 3、社工分享自己的开心事情并讲“踢猫效应”的故事分享情绪的重要性 4、组员分享自己的想法,社工进行总结以及提前告知下一节的时间及地点 | |
第三节 | 2024.7.4 | 控制情绪我可以 | 1、社工带领老年人回顾上一节内容 2、以热身游戏“接力画画”开场 3、社工分享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并做示范,并学会聆听与支持 4、组员相互练习,诉说自己的心事 5、社工总结及邀请组员分享感受 | |
第四节 | 2024.7.9 | 直视变老,锤走烦恼 | 1、重温上一节小组内容,谈一谈感受 2、社工为组员示范制作养生锤的方法 3、组员合作制作养生锤 4、社工教组员使用养生锤,学习养生锤操 5、社工作总结并邀请组员分析本小节活动感受 | |
第五节 | 2024.7.12 | 关注你我他 | 1、回顾上一小节活动内容 2、通过游戏“小雨滴”活跃气氛增强朋辈网络系统 3、社工开始进行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小科普,并进行了知识竞赛 4、社工提前告知组员下节小组内容及离别时间 5、协助组员分享感受及总结 | |
第六节 | 2024.7.16 | 一起向未来 | 1、回顾前几节小组内容 2、社工准备了《难忘今宵》、《常回家看看》等长者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组员们情不自禁地随着旋律哼起来 3、共同写下心愿树 4、邀请组员分享对未来的愿望 5、社工总结并鼓励小组成员形成互帮互助 |
小组开展过程
小组开始阶段(第1节)
小组开始阶段,组员表现比较沉默被动,对开展小组的目的和内容充满好奇。
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向组员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小组内容、目的、意义、流程安排。
经过社会工作者的介绍,小组成员对社会工作者及小组的目的、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向组员介绍什么是小组,什么是小组契约,为后面制定小组契约做铺垫。
接着社会工作者充当组织者的角色,带领组员通过热身手指操的游戏进行破冰,社会工作者先进性示范让组员对拍拍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从分解动作开始学习,一个一个动作进行讲解及练习。
有的组员表示跟手跟不上,社会工作者及时进行调整,放慢速度,个别指导,反复练习,确保老年人都能学会,社会工作者教组员们简单地拍拍操活动手指和身体灵活,组员们很喜欢这个环节。
随后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通过游戏“串名字”增进组员之间对彼此更加熟悉,同时加深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
组员相互之间都很熟悉,但是有的叫不出彼此的名字,这个环节可以锻炼组员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记忆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组员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很害羞,社会工作者及时的对组员的声音、回答等进行肯定,增加组员的信心。
接下来社会工作者发挥引导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介绍小组的目的、意义及开展的内容,再次介绍小组契约,并抛砖引玉做示范,引导组员共同商定组名,集体合作集思广益,引导组员制定小组契约,强调“我们”对小组契约的重要性,并解释小组契约的意义,让组员了解小组契约的意义并引导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社会工作者记录“我们的约定”。
最后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回顾本节内容,由组长带领组员商量下节小组活动的开展时间。
小组中期阶段(第2-4节)
小组中期阶段,组员之间逐渐熟悉,有些组员会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组员比较敏感内向,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此阶段社会工作者扮演鼓励者的角色,鼓励组员尝试分享自己身体状况以及养生方法,表达自我。
首先社会工作者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内容,通过“手指操”的练习,让组员通过手指操进行活动激活身体。
社会工作者通过“踢猫效应”的故事引导组员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首先作为分享者,向组员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件小事,告诉组员分享的重要性,快乐的分享具有感染性,会使别人也开心,难过的分享具有挥发性,每讲出来一次,难过的力量就会削弱,接着社会工作者通过游戏“击鼓传花”引导每一位组员分享的一件想分享的一件小事,在组员分享后,社会工作者及时给予眼神肯定和语言鼓励。
随后社会工作者发挥支持者的角色,通过游戏“接力画画”的形式,带领组员感受愉悦情绪,随后社会工作者分享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倾诉等方法并做深呼吸示范,带领组员做深呼吸练习,同时与组员达成协议,对于倾诉对象的内容保证不外露,学会聆听与支持,组员相互练习,诉说自己的心事。
接着社会工作者向组员展示制作艾灸锤的材料包,介绍艾灸锤的好处,组员对艾灸锤很感兴趣,表示希望制作完成后可以留给他们。
社会工作者拿出材料包的材料,面向组员边制作边讲解制作方法,提醒组员一定要把线缠的密一些,用线把布盖起来,组员们表示很简单。组员两人一组,相互合作制作艾灸锤,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组员刚开始时缠线时出现缠的不密、不紧等现象,社会工作者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组员后续缠的很好。
接着社会工作者先是跟着音乐做一遍经络拍拍操,帮助组员回顾一遍。社会工作者向组员展示养生锤的使用方法,将养生锤与经络拍拍操结合在一起向老年人展示。
社会工作者分步骤教老年人用经络锤锤打后背、肩膀、大腿、胳膊等部位。组员两人一组,相互锤锤后背,通过互动,增加组员相互间的交流,组员在相互捶背过程中相互间开玩笑,气氛轻松。
最后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回顾本阶段收获,鼓励组员间相互交流,成为彼此的支持者,小组成员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小组后期阶段(第5节)
小组后期组员间相互熟悉,有的组员在小组中收获朋友,能在私下聚在一起聊天、散步,小组凝聚力大大增强,此阶段社会工作者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协调组员从小组中收获新的认知,把认知转变成行动。
首先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回顾上阶段收获,紧接着带领组员做手指操,通过手指操起到锻炼手指。激活身体、提高锻炼意识同时带领组员迅速进入活动情境中,组员能够在手指操后迅速进入到活动中。并通过游戏“小雨滴”活跃气氛增强朋辈网络系统
之后社会工作者发挥宣传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开始进行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小科普,社会工作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进行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组员了解常见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方法。
邀请小组长分享自己平时的疾病预防小妙招,社会工作者进行总结并进行了知识竞赛,社会工作者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由组员进行自主分享,组员觉得这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