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碎片化锻炼获科学证实:每天1分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1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碎片化锻炼获科学证实:每天1分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15岁以上人群中有31.1%体力活动不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接近三分之一。长期的体力活动不足不仅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还会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然而,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多人难以抽出大块时间进行系统锻炼。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锻炼作为一种创新的运动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01

科学证据:碎片化锻炼的健康效益

最新科学研究为碎片化锻炼的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研究追踪了超过2.5万名参与者,发现每天进行60秒以上的中高强度间歇性体能活动(MV-ILPA)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具体来说,与每次持续时间少于1分钟的人相比,每次持续1-3分钟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4%,每次持续3-5分钟的人死亡风险降低44%,而每次持续5-10分钟的人死亡风险则降低52%。

另一项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碎片化运动的益处。该研究发现,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女性而言,每天进行1.2-1.6分钟的剧烈间歇性运动(VILPA)就能降低30%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男性,这一时间稍长,为2.3分钟,但仍远低于传统运动建议的时间要求。

02

什么是碎片化锻炼?

碎片化锻炼是指将运动时间切割成若干小段,每段通常为1分钟或数分钟,负荷强度一般不低于85%最大心率。这种运动方式的核心在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如工作间隙、休息时间、通勤途中等,进行短暂但有效的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和体能水平。

碎片化运动的由来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状态密切相关。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难以抽出整块的时间进行运动。而碎片化运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实现运动的目标。碎片化运动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材,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随时随地进行锻炼。同时,碎片化运动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03

碎片化锻炼的具体方法

碎片化锻炼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下是一些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

  • 站军姿:每次持续1-2分钟,可以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和上肢麻木等不适症状。动作要领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 伸懒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另外,与肩膀同水平高度的扩胸运动,缓慢的两足并拢提脚跟,颈部对抗锻炼等都可加快血液运行速度,缓解身体疲劳。

  • 家务劳动:一些家务劳动也可以达到碎片运动的目的,比如先蹲再起搬运清理杂物;站立手洗衣服、站立熨烫衣服;用大幅度动作擦门窗等,都可以消耗一定量的卡路里,燃烧脂肪,加快新陈代谢。

  •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于希望进行更专业训练的人,可以尝试塔巴塔训练(Tabata)。这种训练通过几个动作组合,如原地高抬腿、开合跳等,由20秒高强度(尽全力)训练和10秒间歇组成,重复8轮,一组训练仅需4分钟。

04

碎片化锻炼的现实意义

碎片化锻炼之所以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不仅因为它科学证实的健康效益,更因为它契合了现代人对时间掌控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人们常常感到时间被“碎片化”,难以集中精力完成某项任务。碎片化锻炼恰恰利用了这一特点,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的间隙,让人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也能为自己的健康投资。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碎片化锻炼并非万能良药。它更多是一种“微观抵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健康状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面临的健康问题。要真正实现全民健康,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健康促进机制。

尽管如此,碎片化锻炼仍然是我们在当下环境中改善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它提醒我们,健康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找到时间去关注和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利用每一个碎片时间,为自己的健康加油充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