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25年:从经济奇迹到失落一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6: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25年:从经济奇迹到失落一代

1991年,日本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这一年,日本全国住宅土地价格指数达到历史高点435点,随后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下跌之路。这场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不仅重创了日本经济,也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轨迹。

01

泡沫的形成与破裂

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出口受到抑制。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在扩张性政策推动下,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迅速上升,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纷纷进行土地投机。

1989年5月起,日本央行连续5次将贴现率由2.5%上调至6%,猛烈的加息使得股市率先崩盘。1990年,日经225指数跌幅达38.7%,企业直接融资受挫、金融资产贬值,资金链断裂,危机传导至房地产市场。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控制土地融资总量,要求房地产贷款增长率低于总贷款增长率,日本房地产业的融资活动迅速减少。由于缺乏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不动产抵押—贷款—购买不动产—不动产抵押”的高杠杆链条断裂,房地产泡沫破裂。

1991年,日本住宅地价指数开始大幅下滑,至1995年,住宅地价指数降幅达30.5%,新建公寓平均价格从1991年4488万日元,跌至3546万日元,跌幅达21%。

02

经济衰退下的普通人

1992年,日本的泡沫经济达到顶峰,此后便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短短几年的时间,社会就业岗位骤然减少60%,房价持续下跌48个月。彼时百万大学生涌入市场,等待他们的却是长达10年的就业冰河期。

在他们走向职场之前,泡沫经济下的日本十分繁荣,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价格齐涨,东京的地价总和一度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企业求才若渴,忙着扩张,给来面试的求职者报销来回打车费不说,结束还会送上小礼物。入职前的聚餐,也必须去市中心六本木的高档寿司店。

一些大型企业,甚至会在即将入职的大学生毕业前两个月为他们送上出国游,以避免人才被竞品挖走。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一毕业就会有无数的机会向他们涌来,他们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快车道。并且在35岁之前,就能够积累到足够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然而,这一切都在1990年代泡沫经济被戳破时戛然而止。陷入经济危机中的日本企业,开启了大规模的裁员收缩和关闭潮,招聘岗位大幅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又由于当时还是传统的日式终身雇佣制和年工序列制,老员工不走,新人也就没机会进。这就导致竞争持续加剧。在那时,即便是顶尖学府的毕业生,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岗位。

更令人无力的是,就业市场开始比拼家庭资源。当时,日本绝大多数社会资源都掌握在“团块世代”(指日本生于1947年到1949年之间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是日本二战后出现的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大约有700万人。)的手中。他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参加工作,推动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也因此积累了相当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团块世代”60岁时所拥有的资产是40~50岁这拨人的3倍以上。当时日本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中,有接近50%的比例都来自“团块世代”家庭。

为了缓解就业的压力,日本政府通过乡村振兴和研究生扩招的政策来“延缓就业”,三年内有30万人回流乡村,4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

但好景不长,等到1996年,日本停止基建,这些人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城市,加上延缓就业的那批学生刚好硕士毕业,他们一下子又全都涌入东京、大阪、名古屋找工作。

据说,当时有110万人等待就业,学校里还有260万在读学生,社会根本无力承载这么多人的工作需求。

于是,政府又出台了“劳动派遣”的政策,大学生只能去便利店、咖啡店等做临时工的工作,没有培训,没有晋升空间,犯错随时可能会被解雇,大概只有47%的大学生能转正。

日本的“飞特族”(フリーター)就是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中诞生的,而后续的安倍经济学刺激,也都是在增加此类“散工”岗位。

03

政府的应对与效果

面对经济衰退,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1990—1991年,日本实际GDP增速从5.5%跌至2.9%,到1992年只有0.4%。为了恢复经济,日本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发力。1990年8月至1993年9月,官方贴现率6次下调,从6%下调至1.75%,显著低于泡沫破灭前2.5%的平均基准利率水平。在财政政策上,宫泽喜一内阁、细川护熙内阁和村山富市内阁,接连推出项目规模超过10万亿日元的以公共项目为中心的紧急应对措施。1992—1994年,日本实际GDP增速在小于1%区间的低位徘徊。随着宽松政策起效,经济增速有所回升,1995年经济增速回到了2.7%。

房地产需求侧政策上,大藏省逐步放松房企贷款融资限制,1991年底,总量控制已修改为“触发方式”的监视体制,内阁筹备推进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等更具结构性和综合性的土地对策;1994年取消房企所有融资限制;交易层面,也给予税费优惠,如1995年推出住宅取得促进税制,鼓励居民购房;1996年取消土地特别保有税,降低短期土地转让收益税率,地价税从0.3%降至0.15%。

受经济恢复的带动,以及房地产需求侧政策支持,房价得到短暂修复,1995年至1997年,新建公寓平均价格从3546万日元低点涨至3756万日元,涨幅为5.92%。

04

反思与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历史教训,值得深思。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经济政策的失误,也揭示了过度依赖房地产和金融投机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

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经济泡沫破裂时,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普通民众。就业机会减少、收入下降、债务负担加重,这些都可能对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政府的应对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但恢复过程往往漫长而艰难。

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的经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等挑战,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需要我们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民生保障,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