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助眠有讲究:1-3毫克睡前服用,这些人不宜长期使用
褪黑素助眠有讲究:1-3毫克睡前服用,这些人不宜长期使用
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主要负责调节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睡眠问题,褪黑素因此成为备受关注的助眠解决方案。然而,褪黑素并非万能药,其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安全性都需要科学认识。
褪黑素的作用机制
褪黑素被称为“暗信号”,其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晚上分泌增加,白天分泌受到抑制。一旦环境变暗、变黑,褪黑素就会开始工作,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褪黑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内源性同步节律的作用,能够影响睡眠—觉醒周期,稳定和加强昼夜节律。
研究表明,适时地给予外源性褪黑素补充可以协助调整睡眠周期,尤其是针对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的失眠格外有效。褪黑素补充剂也有助于治疗睡眠时相延迟等睡眠障碍,并对时差综合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褪黑素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褪黑素的使用剂量和效果因人而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毫克到3毫克的剂量是有效的且副作用较少。褪黑素应在睡前30分钟到1小时服用,以帮助入睡。确保在服用后有足够的时间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或进行其他刺激性活动。
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缩短入睡所需的时间,并促使存在睡眠障碍的成人和儿童更早开始睡眠。还有证据表明,褪黑素可以改善时差综合征的症状,如易醒和日间嗜睡。
褪黑素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虽然短期口服适量褪黑素通常是安全的,但褪黑素不适合长期服用。人们应该像看待其他任何安眠药一样看待褪黑素,并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比起其他安眠药,虽然褪黑素通常带来的副作用更少,但仍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白天嗜睡、头痛头晕、胃部不适、头脑昏沉等。
不太常见的褪黑素副作用可能包括短暂的抑郁情绪、轻微震颤、轻度焦虑、腹部痉挛、易激惹、警觉性降低、意识混乱或定向障碍。褪黑素也会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在服药时应注意。
同时有些人群也不适合服用褪黑素,包括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备孕女性、服用避孕药者、抑郁症患者,以及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自体免疫疾病患者。
结合其他调理方法
中医疗法认为,失眠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阳上亢、心火旺盛、心脾两虚或肝血不足等。中医疗法强调辨证施治,通过疏肝理气、清心泻火、镇心安神等方法来改善睡眠。针灸治疗可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来平衡身体状态,针对失眠的针灸点包括神门、三阴交、内关等。
维生素B群的补充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例如,维生素B6有助于合成血清素和褪黑素,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维生素B9支持神经系统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维生素B12维持神经健康,帮助生成红血球,稳定情绪。这些维生素B群适合在晚上服用。
预防亚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
改善睡眠和预防亚健康需要综合调理。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10点半之前上床,最好能在11点前睡着。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和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因素。
如果失眠问题严重且持续存在,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