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专家李兰铮:调理脾胃助睡眠,3个穴位按摩配合饮食调理
广州中医专家李兰铮:调理脾胃助睡眠,3个穴位按摩配合饮食调理
李兰铮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知名专家,擅长小儿脾胃、厌食、口臭等多种病症,特别在改善儿童睡眠质量上有丰富的经验。他推荐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穴位按摩、合理饮食和中药调理等,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成人也可以借鉴。
中医理论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睡眠问题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李兰铮教授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会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调理脾胃是改善睡眠的关键。
穴位按摩法
李兰铮教授推荐了三个重要的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涌泉穴:位于足底,当屈足时足心最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0次左右。涌泉穴能够激发生长激素的分泌,对孩子的骨骼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距离小腿骨突下方三寸。用手指按压并揉动,每次3到5分钟。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养胃,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良好的营养吸收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可以叠放两只手的拇指,然后按压穴位,缓而有力地持续约30秒。百会穴能够提升阳气,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调理法
李兰铮教授强调,规律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改善睡眠至关重要:
早餐:在7:00-9:00之间食用,要清淡、清爽,避免油腻和重口味。建议多吃五谷杂粮、大米、小米、面食,并荤素合理搭配。
午餐:在11:00-13:00之间食用,要注意均衡饮食,有荤有素,补充能量。饭后半小时不要马上午睡,最好走一走,帮助消化。
晚餐:在17:30-19:30之间食用,晚上是消化能力最弱的时候,晚餐应以简单为主,脾虚容易积食的孩子最好素食,吃七分饱,不要吃生冷水果。
宵夜:一般不建议睡前两小时进食。如果需要,应选择清淡、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汤水等,吃个六七分饱即可。
中药调理法
李兰铮教授推荐使用太子参和茯苓等温和滋补药材进行调理:
太子参: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药材,能滋养脾肺,且不易上火。适合调理脾胃虚弱、积食内热的孩子。推荐搭配山楂麦芽茶、麦冬无花果茶和薏米茯苓茶使用。
茯苓: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功效,适合调理因脾虚引起的胃口差、便溏泻泄、睡眠问题等。可以与白术、莲子、山楂等搭配使用。
案例分享
李兰铮教授曾接诊一个7岁的孩子,该孩子容易疲乏、汗多、有口气、容易积食、经常要打很多嗝、大便稀软、睡眠不好。经过诊断,李兰铮主任指出这是脾虚消化不好的表现。通过使用党参、白术、苍术、茯苓、山药、陈皮、炙甘草、龟板、巴戟天、糯稻根、合欢皮等中药调理,孩子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大幅提升。
中医养生法改善睡眠的优势在于从整体上调理身体,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这些方法安全、温和,适合长期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使用中药调理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