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兴国解读:维生素D缺乏的权威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1: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兴国解读:维生素D缺乏的权威指南

近期,第六届国际会议“维生素D争议”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来自美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的几十位专家就维生素D代谢、评估、作用和补充策略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发表在Endocrine Reviews期刊。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对这份权威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详细介绍了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01

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还与多种疾病有关。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骼系统受损,如骨质减少、骨质疏松、骨软化和佝偻病,从而导致脆性骨折的高风险。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一些骨骼外的影响有关,包括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及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02

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

以下10类人群缺乏维生素D的风险较高,应注意筛查并在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

  1.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因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2. 居家人群:包括残疾人和住院人群,他们户外活动少,阳光暴露不足,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3. 长时间室内工作人群:如办公室工作者、工厂或仓库工人、出租车司机、夜班工作者,他们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
  4. 皮肤较暗人群:皮肤色素沉着较多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
  5. 体力活动水平较低人群: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整体健康水平下降,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状态。
  6. 患有慢性疾病或消耗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慢性肾病、胃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旁腺疾病、肝脏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或吸收。
  7. 肥胖人群:特别是腰围过大的人群,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会在脂肪组织中储存,导致血液循环中的浓度降低,反而容易出现缺乏。
  8. 接受减肥手术的患者:胃肠道减重手术后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9. 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地塞米松、利福平、硝苯地平、螺内酯、利托那韦、环丙孕酮醋酸酯等,这些药物增加维生素D代谢,影响维生素D的水平。
  10. 维生素D缺乏的母亲养育的婴儿:母亲在孕期或哺乳期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婴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低下。
03

筛查和诊断维生素D缺乏的方法

筛查或诊断维生素D缺乏的公认指标是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它又分为25(OH)D3和25(OH)D2两种,以前者为主,其浓度是后者的十倍。两者合计反映了体内维生素D的总量,包括从阳光照射皮肤合成、饮食和补充剂中获得的全部维生素D。

尽管最佳25(OH)D水平仍有争议,但全球主要组织通常推荐的参考范围是5075 nmol/L(或者2030ng/mL)。不过,关于维生素D缺乏的具体阈值,不同的组织和指南有所不同。有些指南将25(OH)D水平低于50 nmol/L(20 ng/mL)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而低于30 nmol/L(12 ng/mL)被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机构测定25(OH)D的方法和标准化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维生素D缺乏的参考值。此外,评估维生素D状态时还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倾向、体力活动水平、季节变化、地理位置、皮肤色素沉着和食物强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的维生素D水平。比如,有的人在夏季检测25(OH)D是达标的,但冬季检测则不达标。

04

维生素D的补充

因为皮肤在阳光(特别是紫外线B波段)照射下合成维生素D3(胆骨化醇),所以适量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自然产生。某些食物含有维生素D,尤其是富脂鱼类(三文鱼、鲭鱼、鲑鱼等)和蛋黄。蘑菇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有些奶类、饮品等食品被强化添加(人为加入)维生素D。

口服维生素D3是首选形式,应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肠道吸收不良或特定临床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制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维生素D3(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主要由人体皮肤在阳光(紫外线B,UVB)照射下从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取,如鱼肝油、富脂鱼类、蛋黄和一些强化食品。胆钙化醇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首选。
  2.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主要来源于植物和真菌,其生物活性与维生素D3相似。麦角钙化醇已被证明是不太有效地提高25(OH)D血清水平,
  3. 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化二醇calcifediol),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物,也是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骨化二醇可用于补充维生素D状态,尤其适用于吸收不良综合征、肥胖、CYP2R1功能障碍或需要快速获得维生素D充足的情况。
  4. 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骨化三醇 calcitriol),是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形式,它主要在肾脏中产生,对调节钙和磷的平衡及其它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骨化三醇不适合补充剂或营养强化,许多优秀的评论、指南和政策文件中都没有考虑在营养背景下使用骨化三醇(补充和强化)。但对于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衰竭和维生素D状态低的患者要另当别论。

这几种“维生素D”类药物或补充剂的特点和使用时机见下图(后图是英文原版,前图是医脉通的汉译)。

补充维生素D时要注意:

  1. 剂型和给药途径:口服胆钙化醇(维生素D 3 )是最常用的方法,有效、简单且通常安全,因而
05

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一般措施

增加日照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是预防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有效方法,通常春、夏、秋11:00—15:00将面部及双上肢皮肤暴露于阳光5--30分钟,每周三次可达到预防目的。缺少日照地方建议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均可。

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

06

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

普通维生素D经常作为骨骼健康的基本营养补充剂,日常不足的可每天补充600IU—1000IU普通维生素D,根据血清25OHD和PTH的水平调整补充剂量,血建议清25OHD的水平维持在30ng/ml以上。部分研究显示每日700IU—1000IU普通维生素D能够降低跌倒风险。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是经过羟化的维生素D类似物,是抗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临床使用较多的药物包括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艾地骨化醇等。对于明显缺乏维生素D的骨质疏松患者,必要时可给予普通维生素D纠正维生素D的营养缺乏,同时给予活性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治疗。但是使用活性维生素D的患者不能根据血清25OHD来调整剂量,需要根据PTH及骨转换生化指标评估疗效。

07

使用维生素D的注意事项

无论是使用普通维生素D,还是活性维生素D制剂,或者是两者联合使用,都建议监测血清钙及24小时尿钙浓度,根据其水平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所致高钙血症及高尿钙的发生,保证治疗安全,治疗过程中有不适症状及时到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科就行咨询就诊。

咨询地址:门诊楼西区二楼/东区二楼住院病区
咨询电话:0818-2390786
参考文献:
1.维生素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共识2018;
2.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