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冬季行车安全,正确使用暖风很重要
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冬季行车安全,正确使用暖风很重要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天气给车主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近日,公安交管部门发布重要提醒:冬季行车安全与暖风使用密切相关。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驾驶舒适度,还可能导致油耗增加、车辆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暖风,确保冬季行车安全呢?
掌握暖风使用的正确方法
最佳开启时机:车辆启动后,不要立即打开暖风。此时发动机水温较低,即使打开暖风也只会吹出冷风。正确的做法是等待2-3分钟,待发动机水温上升至仪表中间位置后再开启暖风。这样不仅能更快提升车内温度,还能减少机件磨损和空调能耗。
避免误操作:在开启暖风时,切勿按下“AC键”。这个按键是空调制冷开关,按下后会启动压缩机,不仅增加油耗,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维护成本。对于手动空调,建议关闭AC键,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动。
合理使用内外循环:长时间使用内循环模式会导致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影响空气质量,使人感到疲劳甚至头晕,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行车过程中,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或长途行驶时,应根据车内外空气质量情况,合理使用内外循环模式。当车内空气质量下降时,应及时调节为外循环模式,或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调节风向有讲究:暖风直吹面部容易引发驾驶者的睡意,影响行车安全。建议将出风口对准脚部和挡风玻璃,这样既能保持车内温暖,又能避免车窗起雾影响视线。
温度控制要适度:人体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至25℃。超过28℃,人就会觉得燥热,低于14℃就会感到冷。车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至25℃间。此外,还要考虑车外温度,车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为宜。温度过高,车内外温差过大,下车容易感冒。
暖风使用不当的危害
增加油耗:错误的操作如长时间使用内循环或开启AC键,都会导致油耗上升。据统计,不恰当的暖风使用方式可使油耗增加10%-20%。
影响发动机性能:车辆刚启动时就开启暖风,会延长发动机预热时间,增加磨损。长期如此,可能对发动机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安全隐患:暖风使用不当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停车时开暖风且紧闭车窗,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据统计,每年冬季因车内取暖不当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其他冬季行车安全建议
除了正确使用暖风,冬季行车还需关注以下安全要点:
保持视线清晰:冬季车内外温差大,车窗易起雾。使用热风除雾时,驾驶人最好在不影响交通的安全地带停车等待,切勿边除雾边行车。
防止疲劳驾驶:冬季寒冷,车内空调使用率较高,车内二氧化碳增多易引发困意。长时间驾车,请交替使用室内外循环,适时开车窗通下风,让车内交换进新鲜空气,让驾驶人提神醒脑。如果感觉困倦、状态不佳,不要勉强继续驾车,就近找一个有停车位的地方稍作休息,带疲劳感减轻后再继续驾车。
关注车内外温差:冬季天冷,有些人认为喝酒可以御寒,因此冬季饮酒的机会明显增多。酒驾危害极大,驾驶人应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杜绝侥幸心理,亲朋好友间也应相互提醒、及时劝阻,必要时请代驾司机,切不可以身试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定期检查车辆:入冬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暖风系统、冷却系统等。确保防冻液充足,轮胎气压正常,刹车系统工作良好。
冬季行车安全无小事,正确使用暖风是其中重要一环。希望广大车主们能够重视这一细节,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让这个冬天,既温暖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