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1毫米的创新:小针刀疗法让慢性疼痛治疗更精准
直径1毫米的创新:小针刀疗法让慢性疼痛治疗更精准
慢性疼痛是困扰许多人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而近年来,一种结合了中医针灸和西医手术刀技术的创新疗法——小针刀,正逐渐成为慢性疼痛管理的新希望。
小针刀: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疗法
小针刀疗法由朱汉章教授于1976年创立,它巧妙地将中医的针灸针与西医的手术刀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疗工具。这种针刀直径仅1毫米,前端带有0.8毫米宽的刀刃,可以在不损伤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精准地对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和剥离。
福建省人民医院骨伤二科主任修忠标是南少林骨伤流派第三代传承人,他将针刀技术与西医微创手术结合,创新性提出“针刀微创+”理念。修忠标主任表示:“针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奇效,但不能解决更深层的问题。为了打破瓶颈,我们创新性提出‘针刀微创+’理论,将针刀与微创手术及南少林的验方、手法、功法有机结合。”
显著疗效:从腱鞘炎到颈椎病
小针刀疗法在多种慢性疼痛疾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例如,对于狭窄性腱鞘炎,小针刀治疗仅需几分钟,就能让患者恢复手指活动功能。一位60岁的刘阿姨,因长期从事精细手工活动导致双侧中指疼痛、无法弯曲。在接受小针刀治疗后,她的手指立即恢复了正常活动。
在颈椎病治疗方面,小针刀同样表现出色。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通过小针刀解决了困扰她20年的椎间盘突出问题。修忠标主任介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仅通过功法或针刀已不能解决,必须加上微创。我们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先实施无创介入疗法,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突出的椎间盘,术后通过针刀调节经筋气血和经筋力平衡,最后结合南少林骨伤流派的验方、功法、手法调理稳定病情。”
优势突出:微创、安全、恢复快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针刀疗法具有明显优势。它是一种闭合性松解术,治疗时切口小,无需缝合,对组织损伤小,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恢复快。此外,小针刀疗法不受环境和条件限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小针刀疗法与针灸也有显著区别。针灸针直径一般为0.16~0.30毫米,而针刀直径达1毫米,且前端为刀刃。针灸主要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发挥作用,而针刀则能直接切割、松解粘连组织,适用于器质性病变的治疗。
未来展望:智慧针刀与基层推广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针刀疗法正迈向智能化。修忠标主任创新性提出“智慧针刀”理念,并与福建师范大学许力院士团队合作,利用AI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治疗。同时,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修忠标主任积极推广针刀技术,希望将其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一亿慢性疼痛患者,但七成患者因各种原因未接受正规治疗。小针刀疗法以其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慢性疼痛患者的新希望。正如修忠标主任所说:“我希望让针刀走进基层,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