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从危机到重生的品牌信誉重建之路
长生生物:从危机到重生的品牌信誉重建之路
2018年7月,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因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的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涉事疫苗约11.3万份,均未出厂和上市销售。这一事件不仅导致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长春长生的《药品GMP证书》,还使得公司预计减少2018年度收入7.4亿元,并对其他产品销售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长生生物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挑战。公司第一时间成立自查组,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同时,长春长生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了就地封存并召回。长生生物强调,所有已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均经过自检,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并在取得《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后才上市销售。公司对此次事件深表歉意,并承诺将全力以赴进行整改。
在危机应对过程中,长生生物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修复的重要性。企业信用修复是指企业在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其在市场中的信誉状况。企业信用修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重建信任:信用受损后,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会受到严重破坏。通过信用修复,可以重建信任,为企业未来的合作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提升品牌形象:信用修复有助于消除负面信息,重塑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增强市场竞争力: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促进业务增长。
- 降低交易成本:信用良好的企业在融资、采购等方面更容易获得优惠条件,降低交易成本。
长生生物的信用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公司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在修复企业信用的过程中,长生生物采取了以下关键步骤:
正视问题,深入调查:企业信用修复的第一步是正视问题,不回避、不掩盖。长生生物组织内部团队,对信用受损的原因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同时,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客观的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制定修复计划,明确责任与目标:基于调查结果,长生生物制定了详细、可行的修复计划。计划中明确了修复目标、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及人员、所需资源等要素。修复目标具体可量化,如提升客户满意度至某一水平、恢复特定市场份额等。同时,公司建立了问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积极沟通,公开透明:长生生物通过官方渠道(如官网、社交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展现企业的诚意与决心。对于受损方,公司主动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并提出合理的补偿方案。同时,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避免谣言和误解的扩散,逐步重建市场信任。
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是企业信用的核心。长生生物加大对产品研发、生产、质控等环节的投入,确保产品符合甚至超越行业标准,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公司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质量,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
强化品牌建设与传播:品牌是企业信用的重要载体。在修复信用的过程中,长生生物重新审视并优化品牌定位、品牌形象与品牌传播策略。通过策划并执行一系列品牌营销活动,如公益项目、品牌故事传播、线上线下互动等,增强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与亲和力,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
建立长期信用管理机制:企业信用的修复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长生生物建立了长期信用管理机制,包括定期评估信用状况、制定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长期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公司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信用问题,确保信用状况的持续稳定。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长生生物逐渐走出了信誉危机的阴影。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果。在年中经营分析会上,公司管理层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董事长王全新先生充分肯定了公司经营团队的成绩,并分享了公司的发展蓝图,坚定了全体员工的信心。
长生生物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品牌信誉的重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逐步重建信任与品牌形象。对于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企业来说,长生生物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