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展现核心价值观力量,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培育机制
抗疫精神展现核心价值观力量,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培育机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由24个字组成,分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观念在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和生动实践。
在抗疫一线,广大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这种敬业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也是筑牢抗疫防线的坚实基石。
塘沽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裴翊淳,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责任,学会了做饭、打扫卫生和照顾妹妹,以减轻母亲作为社区工作者的负担。裴翊淳的故事,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正如他所说:“我们的国家是由很多种职业的人组成的,只有好好遵守自己的职业,好好履行自己的本分,才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更富强。”
在抗疫过程中,爱国精神同样熠熠生辉。无数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官兵、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伟大抗疫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它凝聚了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强大力量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社区工作者的默默坚守,还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自觉行动中。从戴口罩、勤洗手的个人防护,到居家隔离、减少聚集的社会责任,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强调了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形成思想共鸣和价值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