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医院:零交换技术攻克脑动脉狭窄,开创晋东南地区先河
长治市人民医院:零交换技术攻克脑动脉狭窄,开创晋东南地区先河
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手术。这不仅是晋东南地区的首例,也标志着该医院在颅内动脉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零交换”技术:创新突破,简化手术流程
此次手术采用的“零交换”技术,是目前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的球囊扩张微导管,减少了器械交换的步骤,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还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手术中使用的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采用同轴结构设计,使用前需要充分排气。在扩张病变过程中,医生需要缓慢操作,每30秒左右增加一个大气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夹层形成。这种设计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可控。
精准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患者为75岁男性,有脑梗死病史,经CTA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手术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采用“零交换”技术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右侧颈内动脉通路,使用6F GMax输送导管和6F 115cm银蛇支撑导管建立稳定通道。随后,通过2.5mm×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并置入4.0mm×23mm EP支架。术后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管理: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管理和康复同样重要。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水平,降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术后一个月,患者需要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和血脂水平等指标,排查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六个月,建议行头颈部血管CTA检查,评估支架形态及展开情况。术后一年,根据需要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精准判断血管病变及支架内情况。
此外,患者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填补技术空白,开启新篇章
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的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晋东南地区在颅内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更多脑动脉狭窄患者带来了希望。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医院的大力支持。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推动区域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