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络零售额破2.49万亿元,电商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农村网络零售额破2.49万亿元,电商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农村电商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极大提升了农民收入。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不仅如此,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崛起,为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改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24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加速普及,截至2024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3.04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2017年12月的35.40%增长至2023年12月的66.50%。农村物流网络日益完善,主要快递品牌网点已覆盖全国98%的乡镇,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平台助力与模式创新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布局农村市场,开发出多种电商助农模式。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传统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平台,还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等社区团购平台,都在积极投身农村电商事业。
例如,拼多多通过提供农产品零佣金、百亿补贴等扶持资源,助力“粤货”加速融入全国大市场。阿里巴巴推出“淘宝村”模式,通过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农村电商人才等方式,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京东则通过“京东农场”项目,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
成效显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了2.49万亿元和0.59万亿元。商务大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均保持上升趋势,分别同比增长9.4%、21.7%,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农村网络零售分品类来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网络零售额位居前三。从农产品网络零售分品类来看,休闲食品、粮油和滋补食品网络零售额位居前三。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农村电商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类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案例分享:岚皋县的电商之路
以陕西省岚皋县为例,2024年1-11月,该县实现线上销售额达4.26亿元,网络交易额达7.25亿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题,间接带动2500余名农户增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积极探索农村电商直播发展新路径,一批批电商人通过直播带货展示岚皋风貌、推介岚皋味道。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物流配送成本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一批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新型农业从业者。
农村电商的兴起,不仅是一场商业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它让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农村电商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