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骨头比你先老!预防骨质疏松教你几招
别让骨头比你先老!预防骨质疏松教你几招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它正在悄然年轻化,且后果严重。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骨质疏松,并提供实用的预防建议。
骨质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 30~35岁:骨量开始流失
- 36~49岁:缓慢减少
- 50~69岁:迅速减少
- 70岁以上:持续减少
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会显著增加,半数人出现一次骨折后还会再出现第二次骨折。很多人认为,得了骨质疏松并不是立即要人命的大病,其实它的后果非常严重。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骨折,这也是老年患者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中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更需要关注骨质疏松这一问题。
1个公式测一测骨质疏松风险
计算方法:(体重kg-年龄)×0.2=风险指数
结果分析:
- 指数大于-1,说明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低;
- 指数小于-4,高风险,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
- 指数在-1和-4之间,中风险,建议到医院咨询并预防。
注意:具体需要医生结合其他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判断。
举例说明:体重50公斤,年龄85岁的人,风险程度为(50-85)×0.2=-7,结果小于-4,说明患骨质疏松症风险高。
这些行为正悄悄偷走你的骨量
-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或久坐不动会导致骨骼缺乏应力刺激,进而使骨量减少。
- 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使肾脏排出更多的钠,同时也会促进钙排出,导致钙流失增加。
- 缺乏日晒: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而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阳光照射皮肤后合成。长期缺乏日晒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量流失。
- 抽烟和过量饮酒:
- 抽烟会阻碍肠道吸收钙质,并导致钙流失增加。
- 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维生素D生成和钙吸收。
- 过度减肥:过度减肥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大量减少,进而影响雌激素等性激素分泌,使骨密度下降。
3大症状警惕骨质疏松
- 腰背痛;
- 驼背;
- 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
以上3种情况,都是脊柱压缩的表现,可能预示着存在骨质疏松。
4类人群警惕骨质疏松
- 绝经史:绝经特别早,要小心;
- 家族史;
- 骨折史:如果已经发生骨折,再发生骨质疏松,就叫做重度骨质疏松;
- 有抽烟、喝酒、长期喝碳酸饮料的历史。
预防骨质疏松中医倡导补肾
补肾健脾,固本培元: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肾气不足、脾胃虚弱密切相关。因此,预防骨质疏松要从补肾健脾入手。
- 饮食调养:多吃具有补肾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山药、莲子等。这些食物能够滋养肾精,强健脾胃,为骨骼提供充足营养。
- 中药调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补肾健脾的中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以增强肾脏功能和脾胃运化能力。
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脏腑功能正常运转,进而促进骨骼健康。
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能够增强骨骼的负荷能力,促进骨骼新陈代谢,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对骨骼造成损伤。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柔运动方式。
药食同源,合理补钙:
普通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800~1200毫克/天
骨质疏松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1000~1200毫克/天
食物补钙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浆、虾皮、虾酱、深绿色蔬菜等。
早上250毫升牛奶
中午晚上100毫升酸奶
300克绿叶蔬菜
25~35克坚果
200克豆腐
以上食材组合,基本可以达到普通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可根据个人习惯适当增减。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饮食不足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考虑钙补充剂。
中药补钙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钙作用的中药,如龙骨、牡蛎等。
注意:补钙的同时,还要重视补充维生素D。它能够促进肠道和肾脏吸收钙,而且能够促进钙质沉积到骨头上,最好每天都晒晒太阳。
推拿按摩与拔罐:
这些方法可以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营养状况。
注意:推拿按摩与拔罐,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损伤。
健康小贴士
-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骨折,这也是老年患者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
- 测一测骨质疏松风险:计算公式:(体重kg-年龄)×0.2=风险指数
- 这些行为,正悄悄偷走你的骨量: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缺乏日晒、抽烟和过量饮酒。
- 三大症状,警惕骨质疏松:腰背痛、驼背、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
- 预防骨质疏松:补肾健脾,固本培元;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药食同源,合理补钙;劳逸结合,适当运动;推拿按摩与拔罐。
本文原文来自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