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首条环线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首条环线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12月28日,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44.2公里的地铁线路,环绕中心城区,串联起天河、白云、越秀、荔湾、海珠五个区,不仅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更成为展现岭南文化的新窗口。
“换乘之王”: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十一号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26座为换乘站,与广州轨道交通既有的9条线路以及在建或规划的7条线路实现换乘。开通初期,将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这条环线的开通,将广州地铁线网从“十字+放射”升级为“环+十字+放射”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线网的整体效率。例如,华师站至天河公园站,过去需要先后经过3号线、5号线、21号线,票价4元,现在通过11号线“一线牵”,无需换乘,票价只需2元。
创新施工:攻克复杂地质挑战
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十一号线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线路3次过珠江,5次穿公园,9次穿铁路,12次下穿、9次侧穿高架或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设者们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
- 大断面冻结法:在云台花园至大金钟路区间暗挖段,利用人工制冷技术将松散含水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
- 全逆作法:在大冲口站建设中首次采用,有效解决了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的问题。
- 工厂化作业:高标准建设三个集中构件加工厂,引进7条流水生产线以及近百台大型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非遗示范线:岭南文化新载体
十一号线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文化长廊。它打造成为全国首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线路,将岭南文化融入地铁空间。
线路从五个区各选取一个站点作为非遗重点站,分别是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站、琶洲站、中医药大学站。每个重点站都设计了文化展示橱窗、艺术品展示墙等,展示粤剧、广绣、广彩瓷、广东醒狮、广雕、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
例如,芳村站以“粤绣锦华”为主题,展示广绣和广雕;琶洲站以“粤舞升平”为主题,展现广雕、广彩瓷、广东醒狮等岭南文化魅力。
开通意义:开启“环线时代”
十一号线的开通,标志着广州正式迈入“环线时代”。它不仅优化了城市交通格局,还串联起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鹅潭等重要经济中心,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时,十一号线将与广清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实现高效衔接,为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乘客将实现地铁和城际之间的无缝切换,真正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湾区交通愿景。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成表示,明年将新开通10条(段)共173公里的“地铁+城际”线路,进一步织密地铁和城际两张网,推动“四网融合”取得新突破。
随着十一号线的开通,广州地铁运营的大湾区“地铁+城际”里程突破1000公里,其中地铁705.1公里、城际铁路338.3公里。这条承载着岭南文化、凝聚着建设智慧的地铁环线,必将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