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逝世:从作家到商业帝国,影响几代人的“纯爱教母”
琼瑶逝世:从作家到商业帝国,影响几代人的“纯爱教母”
2024年12月4日,琼瑶在台湾省新北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她的一生,从未停止写作,是小说家,是编剧,也是经纪人和投资者,被她捧红的明星不计其数,她也始终背负着“第三者”的骂名,其作品的“三观”常被拿来审视。
琼瑶曾在接受《中国妇女报》的采访时说:“我觉得女性真正的自由就是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她真正做到了这种自由。
作家琼瑶,持续创作65年
直到琼瑶81岁高龄时,她还在撰写一部80万字的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而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她的遗作。
作为作家,琼瑶一生笔耕不辍,持续创作了65年,共完成65部文学作品和30部编剧作品。在她去世的3个月前,为祝贺《琼瑶全集》的出版,琼瑶文学回顾展在北京揭幕。
从上世纪7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琼瑶笔下的言情故事,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爱情启蒙。
1955年,16岁的琼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但她的才华并未被父母所重视,高考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暂时放弃创作。随着两次高考的失利,她与原生家庭决裂,转而投入婚姻。
在第一段婚姻中,她是被辜负和磋磨的那一个。既为了梦想,也为了生计,她重新开始撰写小说,并陆续在《皇冠杂志》上发表了《情人谷》《黑茧》《幸运草》等中短篇小说,并以《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为自己起了“琼瑶”这个笔名。
1963年,她将自己曾经的师生恋经历,写成了首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不但救活了濒临停刊的《皇冠杂志》,还引起了轰动。许多学校把它列为禁书。
彼时,台湾正面临战后普遍的迷茫和冷战结构下诸多禁锢,年轻人渴望自由与解放。琼瑶小说的出现,便像当时的台湾早期摇滚乐一样,共同成为了年轻一代对抗阵痛的阿司匹林。
然后,这部横空出世的小说,却成了她婚姻的催命符。她的第一任丈夫庆筠在报刊上批评琼瑶令自己蒙羞,两人最终离婚收场。她的父母也认为她这是在自爆隐私,并指责她: “你以为大家买这本书是喜欢这部‘作品’吗? 大家不过是要看看你的风流自传而已! ”
但这并没有动摇琼瑶想当职业作家的决心。她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在《窗外》大获成功后,又接连出版了出版了《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六个梦》等小说。
那个年代的人们,刚刚脱离包办婚姻,深切地渴望自由恋爱,女性们更幻想着能有话语权。
琼瑶的作品,无疑回应了读者们的情感诉求。
琼瑶不仅在中国台湾地区成为了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当她的作品被引入中国内地时,同样掀起了“琼瑶旋风”。
那时的中国内地,刚刚迎来了改革开放,除了经济,人们的感情在长期被压抑后,也迫切地需要找到宣泄的出口。“爱情”不再是被矮化的、难以启齿的事情,它是值得被宣扬和歌颂的。对于“不知愁滋味”的青少年来说,这种才子佳人的爱情悲欢足够动人。
如今充斥于各种偶像剧中的纯爱、错爱、苦恋、虐恋、背德之恋,大多都脱胎于琼瑶塑造的“恋爱宇宙”中。
然而,在琼瑶声名鹊起的同时,对她的各种批判也纷至沓来。文学评论家们指责琼瑶的作品题材过于局限、缺乏社会意义、难以突破自我。文学评论家张薇在《虚构与病态的诱惑》一文中指出:
琼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想色彩过重,又有‘爱情至上主义’的倾向,给人以虚幻不实之感。
诚然,这些批评是客观的。琼瑶的小说因过分追求人物个性,从而忽略了人物存在的典型环境,这就使得人物本身失去了社会属性,像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之外的空中楼阁里。无论是《烟雨蒙蒙》、《彩云飞》,还是《心有千千结》、《浪花》,很难在里面看到上世纪台湾社会生活的侧影。所谓的对社会的控诉和反抗,也是浅尝辄止的。情节更是陷入误会、讥讽、热恋、折磨、道歉、解除误会的死循环中。
《在水一方》里的双溪别墅像是世外桃源; 《月朦胧,鸟朦胧》里的女主角刘灵姗,一开始还能有反抗陈腐观念的壮举,但最终也会因为害怕爱人被抢走,而不顾一切地投入爱情; 小说《彩云飞》中翩翩英俊、诚挚纯净,精神自立、超越尘世的孟云楼; 《心有千千结》中将万贯家财转赠给他人的耿克毅,从人物塑造,到情节架构,都像是天方夜谭,失去了现实性。
1988年,琼瑶在内地接受《中国妇女报》采访时曾说:“这就是我的味。就像你不必到四川馆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觉得可口,就吃,不喜欢,可以上别的馆子。在以后的写作中,我还要保持这样的味,这是人的个性。”
琼瑶小说继承了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中“才子佳人”的浪漫叙事,同时又“深受五四运动婚恋自由的影响”。但比起主要由男性作家撑起的“鸳鸯蝴蝶派”,琼瑶则完全是从女性视角展开。所谓的“题材狭窄,缺乏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琼瑶作品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至少在她自己编织的“爱情宇宙”中,是逻辑自洽的。
《我是一片云》中,琼瑶通过女主角的母亲“认为女儿天生就该做家务,儿子进厨房则是没有出息”来质疑传统男权结构;
《烟锁重楼》的女主为了改嫁被人追打,爬过一道道贞节牌坊;
《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不因出身自卑,始终保持着独立性,紫薇敢指责乾隆:你否定了我母亲的人格,你配不上她;
《情深深雨蒙蒙》里女主的母亲会帮着仇视自己的“情敌”雪姨说话:“陆振华有那么多女人,从没对谁忠诚,为什么雪琴就一定要忠贞于他?”
琼瑶小说促成的是奉献型女主向自我型女主的转变。
在那个年代,“天大地大,都没有我大”的“恋爱脑”女主,以现在的价值观审视,虽显过犹不及,但依然是一种进步。
世情反复,作品恒在。
任何作家和作品,都不能脱离她所属的时代去看。
不可否认,在那个耻于谈爱,极度压抑的年代,琼瑶和她的“爱”,给了无数人生命力。
商人琼瑶,捧红半个娱乐圈
琼瑶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林青霞、苏有朋、林心如、秦岚、黄奕等曾出演过琼瑶作品的明星,纷纷发文悼念。
如果说琼瑶的小说,呈现的是她极致感性的一面,那么她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时,表现出来的便是她强大、独立、严苛的一面。
琼瑶不仅是作家,更是出版人、编剧、经纪人、影业投资人。
在她的遗书中,对财产分割只字未提,因为她早已安排好一切。
据媒体估算,琼瑶在大陆出版的作品总收入超过800万元——1990年代,花城出版社拍下《琼瑶全集》的内地版权,版税费就已高达300多万。除了版权收入外,琼瑶还有约80部作品被影视化,这些影视剧为她带来的收益超过10亿元。在平鑫涛病逝后,她还分到了价值6亿元的房产,及皇冠文化旗下的皇冠影业。说“分到”可能不准确,琼瑶拿到的本来就是属于她的资产。
她的商业帝国,依然源自《窗外》。同名电影在1973年上映后,主演林青霞和秦汉迅速走红,片约不断。
皇冠杂志社的创始人平鑫涛成为琼瑶的继任丈夫,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