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不只是文学遗产,更是现代人的心灵滋养
唐诗宋词:不只是文学遗产,更是现代人的心灵滋养
“现代人为何要读唐诗宋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而忽略了那些能够更细腻、更深刻地触动人心的古典文学。然而,唐诗宋词,这些千年前的文学瑰宝,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唐诗宋词的现代价值
唐诗宋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也不仅在于它们是语言最凝练传神的表达,更在于它们能给现代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诗是人生诸场景,最好的嘴替。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总有那么一些时刻——百感交集、不吐不快,但是话在嘴边,却只能发出最低级、最肤浅,甚至最粗鄙的感叹词。幸好,科技进步很快,但人性进化很慢。我们经历过的登高、羁旅、欢聚、别离,我们体验过的欣喜、惶恐、悲伤、豪迈,古人也经历过,并且将其写入了诗歌。如果接触诗,我们就有了这样的表达可能——
登高望远,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思念亲人,可以说“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事业不顺,可以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激励自己。
厌倦红尘,可以用“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安慰自己。
告别时刻,可以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朋友有依依不舍,也有拳拳祝福。心有所属,暧昧不明,隔空发一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懂的人自然就懂了……
古人的诗句,可以浇胸中的块垒;自己说不出来的,让它替我们说。既高级典雅,又意味深重。
诗能提升对美的感受力。美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不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但我们习惯了平庸、惯性、世俗、功利的生活,在忙碌的日常,经常对美视而不见。相比参加画展、引吭高歌,阅读诗歌可以更快速,也更容易地将我们带入超越性的审美生活,帮我们发现生活中更多也更深刻的美。诗里有岁月柔软、风物沛然;诗里有明月关山,有大漠孤烟;诗里有寒来暑往,春日东风解冻,桃花灼灼;夏日雷雨阵阵,梅子金黄;秋日寒蝉鸣,白露降;冬日温淡酒,待归人……
可见,诗歌营造的意境,可以激活我们麻木的神经,平息我们浮躁的心绪,提升我们对美的感受力。
诗是最高级的奢侈品。所谓高级感,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总会站在实用性的反面。也就是说,一个东西越无用,越消费,才会显得越高级。站在今天,最高级的“炫耀”,一定不是名包、名表;而是隐而不显,出现就一鸣惊人的高级谈资,比如知识、见解、洞见,以及优雅的表达。诗是语言皇冠上的明珠,浓缩了语言的全部精华,是语言与文学形式的最高峰,当然也是最没用的东西。但是,一旦我们熟练掌握,就成为了最高级的“炫耀性消费”。
诗可以平衡过度理性化的日常思维。语言和思维是高度同步的,我们用怎样的语言说话,就会用怎样的语言思考。古典诗歌用的古汉语,常用的、古老的汉字,意义含混多变,是一门相当不精确的语言。这在日常沟通、哲学思辨和严谨定义上固然是缺陷,一旦放到诗歌的世界里,就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优点。这种模糊性,使它可以传达丰富的言外之意。它不会精准地指向一个点,而是会框出一个范围。点的意义非此即彼,范围的意义却可以或此或彼。杨柳岸晓风残月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究竟是浮云像游子,还是浮云是游子,结论并不重要;恰恰是这种模糊的诗意表达,带我们进入了某种艺术幻境,感受到了游子的思乡之痛。精确的哲学语言,是言传的极致,锻炼思辨力;模糊的诗歌语言,则是意会的极致,锻炼感受力。现代人阅读古诗,可以平衡过度理性化的日常思维,进入一个感性模糊的妙趣世界。
事实上,诗的重要,曾贯穿中国古代教育始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令发达国家羡慕和推崇的,不是二十四史,而是古诗词,特别是《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文,还有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的教育传承
在教育领域,唐诗宋词的传承从未中断。从幼儿到小学,再到中学,唐诗宋词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已经逐渐被更科学、更有趣的学习方法所取代。
以当当狸AR智能学习图集为例,这款产品通过AR技术,将古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可以通过APP看到立体3D的古代诗人,观看诗人朗诵诗歌时的情景,还可以与诗人合影、录制视频,甚至跟随诗人的足迹了解唐宋的历史名胜。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诗词,还能帮助他们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背后的故事。
唐诗宋词的文化传承
在文化传承方面,唐诗宋词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中,数十名少年儿童通过朗诵《山行》《浪淘沙》等名篇,感受古人的情怀与自然之美。这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唐诗宋词的国际传播
在国际传播中,唐诗宋词更是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唐诗宋词在国际传播中展现着中国的人文风情。李子柒的视频在海外圈粉无数,马面裙掀起“国潮热”,订单从国内飞向世界各地,特色餐饮“香飘海外”,热门中餐品牌走出国门……这些冒着“烟火气”、透着“人情味”的人文场景,让外国友人解锁独特的中国韵味。
在跨文化沟通的场景中,由于语言不通,体验在激发想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在场景中加入互动。要给外国朋友讲清楚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许很难,那么不妨邀请他们走进制茶工坊,体验炒茶过程,在“围炉煮茗”的场景中品味,获得更具代入感、参与感的理解。又如,利用空间设计激活感官体验。西安的地标性“打卡点”大唐不夜城,通过大雁塔、开元广场、飞檐斗拱等空间串联,让“盛世繁华”之景跃然眼前,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行走其间,外国游客仿佛“梦回长安”,沉浸式感受盛唐景象。
结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唐诗宋词的价值。它们不仅是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经典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深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一起重拾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心灵在诗意中得到滋养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