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案引关注:情绪管理不当是暴力根源,专家支招六大应对法
家暴案引关注:情绪管理不当是暴力根源,专家支招六大应对法
2024年12月25日,“2年被家暴16次案”在成都再次开庭,当事女子谢某请求法官判处男子死刑。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一些人会在生活中积累如此多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极端行为?这背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为我们理解情绪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错误的信念(非理性信念)会导致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
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生理唤醒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性。一项涉及10189名参与者的荟萃研究发现,降低生理唤醒的活动(如深呼吸、正念和冥想)能显著减少愤怒和攻击行为,而高强度运动等增加唤醒的活动则效果不佳。
具体情绪管理方法
生理调节
生理状态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研究发现,血清素的分泌与情绪稳定密切相关。提高血清素活力的方法包括:
- 早起:血清素分泌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上午,早晨最为旺盛。
- 晒太阳:阳光的刺激会促进血清素的合成。
- 规律运动: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深呼吸等都能有效提升血清素水平。
环境选择
减少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选择合适的环境:
- 选择低情绪消耗的环境:在选择工作环境时,尽量选择自己喜欢或至少不讨厌的环境。
- 减少与高情绪消耗的人交往:避免与那些过度消费你情绪的人长时间相处。
认知调整
认知调整是情绪管理的核心。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 区分“你的课题”和“我的课题”:比如在感情中,表白是你的课题,对方是否接受是对方的课题,不要将责任和情绪混淆。
远离“应该如此”的心态也很重要:
- 接受现实的不确定性:比如,不要因为伴侣临时加班而产生负面情绪,学会接受计划的改变。
行为调节
当情绪来临时,通过行为调节可以有效缓解:
- 深呼吸和冥想:这些活动能降低生理唤醒,帮助情绪稳定。
- 适度运动:虽然高强度运动效果不佳,但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仍有助于情绪管理。
情绪表达
找到合适的情绪出口非常重要:
- 写作:通过写日记或创作故事来表达情绪。
- 倾诉:向信任的人倾诉,或通过匿名渠道表达。
- 艺术创作:如画画、音乐等,都是很好的情绪出口。
成功案例分析
在“2年被家暴16次案”中,家暴男贺某阳在职场中表现得如同“老好人”,但在家庭中却频繁施暴。这背后,正是情绪管理失当的体现。贺某阳在职场中压抑负面情绪,缺乏有效的管理途径,最终在家庭环境中爆发。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或回避,而是要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情绪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关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理解情绪产生的机制,掌握具体的情绪管理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