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醒梦境”展览揭秘:噪音如何重塑音乐创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1: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醒梦境”展览揭秘:噪音如何重塑音乐创作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正在西岸美术馆展出,这场展览以声音为媒介,探索了声音艺术的多样性和实验性。其中,香港艺术家杨嘉辉的《消音系列》作品,通过消除传统音乐中的噪音元素,揭示了噪音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角色,引发了人们对音乐本质的新思考。

01

展览背景与主题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由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媒体艺术中心的马切拉·莉丝塔(Marcella Lista)策展,展出了近15件/组来自蓬皮杜中心的新媒体馆藏与中国艺术家的视听装置与声音雕塑。展览以八个篇章对应不同的主题,包括“此处与彼处”、“聆听阈限”、“声音与视觉”、“转变乐器”、“代理声音”、“城市漫步”、“迷幻频率”和“声波网络”,呈现出由声音、技术、社会和个人体验织成的关系网络。

莉丝塔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提到,“清醒梦境”不仅是“不同年代的作品之间的交流”以及“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也是“来自不同年代的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对话”。展览试图打破传统艺术分类的界限,探索声音艺术的多样性和实验性。

02

杨嘉辉的《消音系列》

在众多展品中,杨嘉辉的《消音系列》尤为引人注目。该系列作品通过消除传统音乐中的噪音元素,揭示了噪音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角色。其中,《消音状况#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Muted Orchestra:Muted Situations #22: Muted Tchaikovsky 5th, 2018)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这件影音装置作品由彩色数字录像和十二个散布于展室地面的扬声器构成,作品被置于一个黑暗的方形空间之中。然而,这里并没有如人所期待的那样播放出交响乐的音符,反倒是乐音被人工消除后剩下的那些噪音部分:琴弓和琴弦之间的摩擦声,乐手和指挥翻乐谱的声音,听众的咳嗽声……这些原先不具有重要性,甚至被竭力避免的噪音,以肯定的方式得到了可视化和可听化。

通过这种反常规的处理方式,杨嘉辉的作品不仅挑战了传统音乐的审美观念,也引发了人们对音乐本质的重新思考。正如莉丝塔所说,声音艺术能够“平衡我们立足点和空间方向感,以不同的方式觉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03

噪音与音乐的关系

噪音与音乐的关系一直是声音艺术和音乐理论中的重要议题。加拿大作曲家穆雷·谢弗(Murray Schafer)建立的声景学(theory of soundscape),以及法国理论家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的声音研究,都无一例外地纳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现象,从乡间到城市的声音环境,从动物的鸣叫到人类谱写的乐曲,从文字描述的声音到个人内心的声音,等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直到16世纪出版的《利维坦》一书中,马基雅维利首次使用“噪音”一词指代社区中心中聚集的杂音时,噪音才有负面的含义。而现代电磁学影响声学概念,噪音指的是介入声音讯息的可译性之内,从而降低信息效用的一类信息。在米歇尔·福柯看来,20世纪的音乐和绘画还有另一个不同的演化方向。绘画倾向于把自己创造的行为本身公之于众;而当代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只是它结构的外表。鉴于福柯关于“身体权力”的观点,托尼·本奈特(Tony Bennett)认为声音不仅作为治理的对象,同时作为一种治理技术。在声音的政治隐喻层面,治理噪音就像治理大众,话语的“剔除不和谐音”。

杨嘉辉的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通过消除噪音来揭示噪音的重要性。他选择表演性强的交响曲/舞狮民族音乐,这些音乐通常被视为东方/西方节庆音乐的代表,却对民族音乐中因为各音部协和聚拢而使得生效的集体主义情感作出消解的处理。交响乐通过不同的声道排列组合从而还原、模拟演出实际发生时的音响:琴键的咔哒声、弓毛在弓弦上的摩擦声、指挥在乐曲达到高潮时发出的跺脚声,在预处理的扬声器多轨扩播下,这些本该是不可译、无讯息、无意义的杂音,发出精心设计的合声,成为声音“负形”的交响乐,与正播出的演奏现场产生音画错配的吊诡感,发声喇叭是演出者的代理,也是屏幕前的幽灵。

04

艺术价值与启示

《消音系列》对当代音乐创作和声音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打破了传统音乐的界限,将噪音视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元素,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范畴。其次,通过消除噪音的方式,作品揭示了噪音在音乐中的不可或缺性,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音乐的本质和构成。最后,这种反常规的创作手法激发了观众对声音艺术的兴趣和思考,推动了声音艺术的发展。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盛宴,更是对声音与音乐关系的深刻探讨。杨嘉辉的《消音系列》作品通过消除噪音来展现噪音的重要性,揭示了噪音在音乐创作中的独特价值。这场展览让我们重新审视声音艺术的多样性和实验性,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音乐本质的深入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