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永龙教你应对幼儿园调皮孩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9: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永龙教你应对幼儿园调皮孩子

“老师,我们班有个孩子特别调皮,一天到晚都闲不住,怎么办啊?”面对幼儿园老师的困扰,教育专家杨永龙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这种孩子一方面是精力过于旺盛,另一方面好奇心比较强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你所说的行为表现。”

安排宣泄活动,让过剩精力有处可去

杨永龙老师建议,针对孩子精力过于旺盛的问题,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能让身体过剩精力得到宣泄的活动。比如跳舞、蹦跳、跑动游戏之类的活动,让孩子在运动中释放多余的精力。同时,要把孩子的活动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只有当他感到了一种充实感,感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自然就会把好动打人的情形矫正过来。

引导好奇心,让调皮变成服务的动力

对于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打人行为,杨永龙老师认为,这是好奇心驱使之下的人际交往探究。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是孩子学习以及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对于他们的这种好奇的行为,我们不能把它简单的归结为“调皮捣蛋”来加以批评和制止,而应当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去做一些服务于小朋友的事儿。

训练自控能力,让规矩意识从小养成

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意注意力以及行为占据着优势。其实这些孩子自己也很想做个好孩子,也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往往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活动中经常有违反纪律的行为。所以作为老师要与家长联手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他的自控能力的措施,比如在活动中对他提出具体要求,要不时的对他进行提醒、监督和暗示,在各种活动结束时要对其行为表现加以评价,对好的加以肯定,对差的要耐心教育,如果孩子基本上达到要求,就要加以鼓励。

另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培养他的自控能力。如让其扮演警察、哨兵、管理员等角色,让他从中得到良好品行和行为的规范与陶冶。

设定明确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或课堂的行为规范,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规则要简单明了,容易记忆,并要确保孩子理解规则的含义和后果。规则一旦制定,家长和教师要保持一致,坚决执行。

正面激励,用表扬代替批评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或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口头的表扬、小礼物或者某种特权。正面激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则,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提供替代活动,让调皮变成创造力

针对孩子调皮的行为,家长和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有趣且有益的替代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艺术创作、体育运动、阅读等,旨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通过提供替代活动,可以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可能性。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展示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向孩子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态度。同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行为或情绪,以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有效沟通,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与孩子建立开放、诚实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和理由,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动机。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可能的后果,从而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给予自主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决策和规划。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确保家长或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耐心与坚持,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面对调皮孩子的行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尝试、探索和犯错。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方式,也是他们逐渐建立自我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并接受他们的这种天性,而不是轻易地失去耐心或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坚持一致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需要明确的指导和稳定的预期,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并遵守规则。如果我们在对待孩子的调皮行为时,时而严厉,时而宽容,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困惑和无助,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在孩子违反规则时,坚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保持灵活和开放的态度。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观察孩子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

最后,耐心与坚持并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调皮行为。我们需要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有坚持去引导和教育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方式是关键。希望这些建议能为你带来启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