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李白《白胡桃》赏析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李白《白胡桃》赏析
《白胡桃》
唐代·李白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注释
- 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 白玉盘:白色瓷盘
- 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简析
《白胡桃》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的是姑娘手腕上的玉镯,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姑娘手镯的圆润洁白。此诗语言诙谐幽默,匠心独具,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与巧妙的转折,构建了一个神秘、引人入胜的境界,非常能逗引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鉴赏
白胡桃,一种普通果物,而在“诗仙”李白笔下,竟是那样冰清玉洁,那样的灵秀剔透。这首咏物小诗的开首两句就很不一般:“红罗袖中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这里,诗人从五颜六色中挑出红、白两色作底色,来衬托白胡桃的洁白无瑕。你看,将它藏在红罗袖中,红白分明,欲掩却露;将它放在白玉盘上,桃盘一色,欲显却隐。这种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白胡桃的洁白无瑕,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还巧妙地把静物写活了。白胡桃本是静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却似乎有了生命。它仿佛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和诗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它时而躲进红罗袖中,时而跳到白玉盘上,时而藏在姑娘的绣花红衣袖里,时而又滚到白玉盘中。它似乎在故意逗引诗人,又似乎在和诗人捉迷藏。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白胡桃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活泼有趣。
最后两句“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更是神来之笔。诗人把白胡桃比作老僧的水晶珠,既写出了白胡桃的晶莹剔透,又暗示了白胡桃的珍贵。同时,这个比喻也暗示了白胡桃的主人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这种联想,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
总之,这首《白胡桃》是李白的一首别具一格的咏物诗。它以新颖的构思,巧妙的比喻,生动的描写,把一个普通的白胡桃写得如此美丽,如此有趣,充分展示了李白的诗歌才华。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