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原版吴三桂反叛檄文,揭开降清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日本发现原版吴三桂反叛檄文,揭开降清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吴三桂,这位明清之际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其引清兵入关、投降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军等行为,一直备受争议。然而,近年来在日本发现的吴三桂讨清檄文,为我们揭开了他降清反叛的真相。
1644年,中国处于明、清、大顺、大西四股势力共存的动荡时期。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是中原王朝抵御外族入侵的关键屏障。当时的大明朝岌岌可危,崇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吴三桂身上,封他为平西伯,并命他火速救援京师。然而,还没等他赶到,崇祯就在煤山自缢了。
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变成了孤立无援的状态。此时,李自成和清廷都有意拉拢他。李自成向吴三桂抛出了“橄榄枝”,许以高官厚禄,并打“感情牌”,让明朝旧将和他父亲劝降。然而,当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在来降的路上折返后,立即带兵北上,还要挟他的父亲,逼迫吴三桂投降。但吴三桂并不买账,至此,他基本没有可能向大顺投降。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吴三桂为了自保,最终选择求助于清朝。此外,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夺,也成为了他决定引清兵入关的重要因素。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迎战李自成的农民军。由于吴三桂献关降清,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最终李自成兵败身亡。
除了引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吴三桂还出兵入缅,绞杀了永历帝,为清廷尽了犬马之力。他因此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总览云贵两省事务。
然而,清朝入关后推行的“剃发令”激起了汉人的反抗。吴三桂意识到,作为手握重兵的异姓王,自己迟早会成为清廷的目标。康熙上位后开始削藩,收回了他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剥夺了他的司法权。种种行为激起了吴三桂的不满,他联合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决定起兵反抗满清的统治。
在出兵之前,他们写了一份檄文。这篇檄文在日本和朝鲜的典籍中有详细记载,全文八百字左右,将清王朝的罪状一一列举。吴三桂对清廷的真面目有着深刻的了解,这篇檄文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虽然最后吴三桂反叛被镇压,其名声也不太好,但这篇檄文是吴三桂降清反清之际所著,也是他复杂纠结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份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