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清热利尿的养生食材,5类人需谨慎食用
冬瓜:清热利尿的养生食材,5类人需谨慎食用
冬瓜,这个看似普通的食材,其实背后隐藏着非凡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生津化痰、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水肿胀满、淋证、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
冬瓜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性微寒,味甘淡无毒,入肺、大小肠、膀胱三经。能清肺热化痰、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去湿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肿之功效。”
《随息居饮食谱》:“(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解鱼、蟹毒。孕妇常食,泽胎化毒,令儿无病。”
冬瓜的不同部位功效
冬瓜虽其貌不扬,但全身是宝。一身皆是药,冬瓜子、冬瓜叶、冬瓜皮、冬瓜藤、冬瓜瓤皆可入药。
冬瓜皮:利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肾炎浮肿。
冬瓜藤:既可水煎液治疗脱肛症,又能以鲜汁进行美容养颜。
冬瓜瓤:也叫瓜练,其叶都可入药。
冬瓜叶:味苦、性凉,能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消渴、暑湿泻痢、疟疾、疮毒等。
冬瓜子:味甘、性微寒,归肺、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带下、水肿、淋证等。
冬瓜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冬瓜是夏秋时节的当季菜。节气刚到立秋,天气依然炎热,无论是一盘口感绵密、汁液饱满的清炒冬瓜,还是一碗混杂着瓜香和肉香的冬瓜排骨汤,都是美味又消暑的佳肴。
冬瓜热量极低,每100克只有10大卡 (10千卡/100克),比夏季里常见的西红柿(15千卡/100克)、黄瓜(16千卡/100克)都低,是一种甭管咋吃都很难热量超标的食材,妥妥的低能量“瘦身瓜”,非常适合减肥人士,连《本草纲目》中都说“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
冬瓜虽然热量和能量很低,水分含量却高达96%,远高于大多数蔬菜。冬瓜还是低钠高钾(相对)且富含膳食纤维的健康菜。每100克冬瓜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0.9克;冬瓜含钠量很少,每100克冬瓜只有2.8毫克钠,而钾含量是57毫克/100克。钾和钠是保持身体酸碱平衡的重要元素,低钠高钾饮食有助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改善肾功能。特别是由于冬瓜热量低,还能保证给人体提供钾的同时没有太重的热量负担。
如何选购和储存冬瓜
最初的野生冬瓜,只有一个饭碗大小。而今天,我们却经常能见到长达60厘米甚至120厘米的“大瓜”。据报道,最大的冬瓜重达220多公斤。
从最初的“迷你型”长到今天的“傻大个”,既有冬瓜“自己的努力”,也有人类对冬瓜品种的筛选,经过漫长的自然进化与人工选育,逐渐形成了有蜡粉和无蜡粉两种类型。其中无蜡粉,就是人们常见的青皮冬瓜。上世纪80年代,广东地区又从青皮冬瓜中定向选育出黑皮冬瓜,目前市面上青皮冬瓜越来越少,而黑皮冬瓜越来越多。
不同品种的冬瓜在口感、颜色和烹饪方式上有所不同:
黑皮冬瓜外皮呈深绿色,体积较大,肉质厚实,口感较脆爽,适合炒菜、炖汤、涮火锅吃。
白皮冬瓜外皮青绿色,表面常带有一层厚厚的白色蜡粉,体积略小,皮厚肉薄,瓜肉适合炒菜、涮火锅,但不适合炖汤,时间一长容易炖烂。
青冬瓜果皮呈浅绿色,果肉细嫩,口感爽滑,适合炒、煮或煲汤。
消费者挑选冬瓜时要注意,好的冬瓜外形匀称、没有斑点,瓜瓤少、肉质厚实;对于体型较小的白皮和青皮冬瓜,可以用手掂一掂,分量重的冬瓜肉厚瓤少水分足,品质也相对较好;对于体型较大的黑皮冬瓜,多数人是购买切片瓜,但是因为夏季食材易变质,切开的冬瓜没了外皮保护,应用保鲜袋包好放入冰箱果蔬层冷藏,但最多存放两三天就要吃完,以免变质。
如果天气不是特别闷热,同时冰箱里的空间恰巧比较紧张,可以用干净的厨房纸巾把冬瓜切口处的黏液弄干,在切面上涂点白酒杀菌,再用保鲜膜包好后切面朝下倒扣起来,放到阴凉通风处,保存一周左右依旧新鲜。
冬瓜的食用禁忌
冬瓜是可塑性很强的食材。李时珍曾高度概括冬瓜的食用价值:“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兼蔬果之用。”
这句话说明冬瓜不仅籽和肉都可以吃,而且还可盐可甜。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几乎所有月饼的配料表上都有冬瓜的身影,这是因为冬瓜纤维含量高、口感好,无色无味易成形,且成本较低,常被用来调制糕点。
冬瓜还是传统的中药材,皮、肉、籽、瓤都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中说:“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无毒……能清肺热化痰、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利,去湿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肿之功效。”
既然冬瓜如此“神奇”,那么多吃点儿冬瓜是不是可以起到“祛湿”“保健”等作用呢?
冬瓜确实是很适合夏天补水和减脂的食材,但如果是中医入药,前提是要经过炮制等加工处理。同时,健康人群夏天适当多吃点儿冬瓜确实有利无害,但追求所谓的保健功能顿顿冬瓜、天天冬瓜,不仅有违膳食平衡原则,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冬瓜中的钾,对健康人来说有助于维持正常心脏功能和血压,但对肾功能不全的人,食用冬瓜利尿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增加肾脏负担,造成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问题。此外,冬瓜利尿的特性,还有可能增加子宫收缩风险,所以孕妇在孕早期也应慎吃冬瓜。
冬瓜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它的寒凉性质。中医认为,冬瓜性寒,长期大量食用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寒。此外体弱多病或大病初愈者,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冬瓜的寒凉属性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
特殊人群食用注意事项
肾病患者:冬瓜中含有一种名为“葫芦素”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并无害处,但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却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葫芦素在人体内会被代谢成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可能会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盐类,从而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此外,冬瓜的含水量较高,约为96%。虽然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导致水肿症状加重。因此,肾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避免过多摄入含水量高的食物,如冬瓜。
脾胃虚弱者:脾胃虚弱的人也是不建议吃冬瓜的,多的话会导致皮肤问题加重,损伤阳气,人更应该吃一些南瓜红薯这样健脾养胃的食物,毕竟脾胃虚弱,要想养胃,可是项长久活,一下吃不对很容易导致胃痛。
婴幼儿和孕妇:由于冬瓜可能含有一些药理活性成分,以及可能残留的农药或重金属,对于婴幼儿和孕妇来说,特别是未经烹饪的冬瓜,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应尽量避免或少量摄入。
体寒的人:冬瓜具有降火、利尿的功效,但它本身性寒,容易导致体内寒气过重,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来说,过量食用冬瓜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你是一个容易感到寒冷的人,最好减少冬瓜的摄入量,或者选择其他更适合自己体质的食材。
正服用降压药的人:服用降压药物是许多人都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保持心血管健康。冬瓜中还含有一种叫做皂苷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消化液,但是,皂苷可能会与某些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所以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应该避免食用含有大量皂苷的冬瓜,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冬瓜的食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食用:冬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如果过量食用冬瓜,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因此,患者应避免过量食用冬瓜。
冬瓜也有其“克星”:如果我们在同一餐中将冬瓜与这些食物一起食用,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与海鲜、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一同食用,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冬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与某些蛋白质相互作用,容易引起肠胃问题。
少油少盐:在烹饪冬瓜时,应尽量少用油和盐,以保持其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过多的油脂和盐分不仅会破坏冬瓜的口感,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轻柔加热:冬瓜烹饪时应采用轻柔的加热方式,如清蒸、炖煮等。这样可以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完整性,同时使冬瓜更加鲜嫩可口。
总之,冬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食用冬瓜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它可以保湿皮肤,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减肥,以及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将冬瓜加入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享受它的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