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政教你影像识别早期肺结核
赵朝政教你影像识别早期肺结核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1年全球结核病估算发病人数为1060万例,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为78万,占全球新发患者数的7.4%,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肺结核传播的关键,而影像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视角:影像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
赵朝政,平舆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长期致力于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他指出,X光和CT扫描是肺结核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低剂量CT扫描,因其高分辨率和低辐射剂量,已成为肺结核筛查的首选方法。
低剂量CT: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利器
低剂量肺部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是一种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CT检查方法。与传统CT相比,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仅为1/5至1/10,有效剂量通常小于1mSv,远低于我国平均自然本底辐射量3.1mSv。这种低辐射剂量的特点,使得低剂量CT更适合于短期内多次复查及需要长年随诊观察的病人,也更适合于健康人群的体检筛查。
在诊断效果方面,低剂量CT同样表现出色。它能够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结节,这些结节往往是早期肺癌的标志。研究表明,低剂量CT使高危人群的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约74.1%,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大于20%。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低剂量CT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X光片上,常见的特征包括:
- 粟粒结节三均匀分布(大小均匀、分布均匀、密度均匀)
- 上肺为著的肺部阴影
- 肺部空洞伴卫星灶
- 肺部空洞/肿块/结节
- 肺部纤维条索和/或钙化灶
- 胸膜增厚钙化
- 单侧胸腔积液
- 肺部浸润性阴影
CT扫描则能提供更详细的影像特征。在CT图像上,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包括:
- 多态性病变: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浸润、增殖、干酪样坏死及纤维钙化等多种形态
- 小叶中心结节:直径约2-10mm,常呈节段性分布,边缘模糊
- 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伴分支状影,提示支气管播散
- 实变与磨玻璃影:表现为斑片状实变或磨玻璃密度影,反映肺泡内渗出或炎症
- 空洞性病变:包括厚壁空洞和虫蚀样空洞,常伴支气管播散
MRI在复杂病灶评估中的作用
除了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复杂病灶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于一些难以通过CT明确诊断的病例,MRI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结语
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低剂量CT以其低辐射剂量和高诊断效果,已成为肺结核筛查的重要工具。同时,MRI在评估复杂病灶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这些先进的影像技术,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和评估肺结核,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和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